上船下船,又換上車走官道,這一路上折騰了很久,到新渝的時候,已經將要臘月了,一進到新渝縣境內,就有迎接新知縣上任的鼓樂,茭娘此前雖聽說過,但真正見到還是有些新奇,坐在轎子裡不時往外瞧。
蘇桐見妻子這樣,心中不由生起幾分驕傲,做男子的,求的不就是母妻能因自己而榮?
一路到了縣城,前任知縣一家早已經搬離衙門,茭娘和蘇母,也就直接住進了衙門。這衙門比蘇州吳能家和蘇桐家加起來還要大,前面是堂,後面是宅子。茭娘原本想讓蘇母住正屋,倒是蘇母說這裡屋子多,住正屋別人來拜見知縣奶奶也不方便,執意另選了一處。茭娘見那一處房子也很好,也就由蘇母住下,自己住了正屋。
行李是劉三一家前兩天就押送安頓好的,除了蘇桐一家,還有跟來的兩位師爺,其中一位也帶了家眷。兩位師爺跟著蘇桐去辦那些任上的事。茭娘見屋子收拾好,也要去問候問候另一位師爺的娘子。茭娘帶著惠兒,進到師爺家住的院子,見師爺家的小丫鬟,還在那跑來跑去安置東西,忙讓惠兒上前幫忙。這小丫鬟抬頭瞧見惠兒,急忙對裡面叫:「奶奶,吳奶奶來了。」
這師爺姓裘,裘師爺是個老秀才,去年和蘇桐同科中的舉人。年紀卻不小,今年已經五十掛零了。裘舉人覺得一來年紀有些大了,往京城裡考,只怕也沒有一舉就中的道理。二來家裡這麼多年供自己讀書,家業也漸漸消乏了,倒不如出來做上幾回幕客,積攢些經驗,等再過兩年,選上一任官,能僥倖選了知縣,做上兩任,等到了六十,也有了暮氣,也就辭官回鄉,用宦囊買上幾百畝田地,置辦個莊子,豈不好過屢次赴試?因此這回聽說蘇桐上任要挑個師爺,他就毛遂自薦。
蘇桐見已經有了一位老幕客,幫襯幫襯同榜也好,也就爽快答應了。這會兒裘娘子聽到茭娘來了,急忙抱z著孩子迎出來。裘師爺年紀雖大,此前娶過兩次妻子都沒生兒育女,這一位裘娘子還是四十歲那年斷弦後再續的,比裘師爺足足小了二十來歲。老夫查德小妻,裘師爺對這個媳婦也是疼愛有加,後來見媳婦接連開懷,生下一兒一女,那更是捨不得放在家裡,自然要帶著一起出門。
裘娘子抱著出來的,就是去年才生下的女兒。裘師爺是收到女兒降生的喜訊時候考中的舉人,因此覺得這女兒極其有福氣,就叫了個馥兒,取福字諧音。這一路茭娘也逗弄這馥兒玩,見裘娘子抱著她出來,茭娘伸手就接了馥兒在手,對裘娘子道:「我也不是什麼外人,你既然忙,就不用出來接。」
「這可和在路上不一樣,在路上,那時候都在趕路,又累,禮數不周到些,也沒什麼好挑的,這會兒呢,都到地頭了,怎麼也要禮數周到了。」裘娘子請茭娘坐下,倒了茶要去接馥兒,誰知馥兒小手緊緊握住茭娘的領子不肯放手。
裘娘子伸手點一下女兒的額頭:「就你,見了蘇奶奶就不肯放手,難道就是因為蘇奶奶比你娘漂亮些?」小姑娘也聽不懂自己娘說什麼,只是嘻嘻地笑。茭娘這一路上,早就覺得這孩子十分可愛,早已愛上了,往馥兒臉上親了親。裘娘子的長子已經過來給茭娘行禮,他今年不過五歲,已經開了蒙,手裡還抓著一支筆。
茭娘見他手裡的筆墨沒有干,對裘娘子道:「怎麼,這才剛來到,就要寫字?」裘娘子搖頭嘆氣,但話語裡有些驕傲:「他爹呢,倒是說不用寫字了,可他說,每天總要寫上個十個字才能完了功課。我覺得這樣小小孩子,未免太累了。他爹倒歡喜,說家裡,又出一個讀書種子了。」說話間,這兒子已經行禮退下。
茭娘笑著道:「讀書種子好,這以後,只怕會得了這孩子的誥封呢。」裘娘子的唇微微一撇:「這讀書,可是要許多銀子,你瞧他爹都不想再去考了,就說的是,考秀才考舉人這許多年,家裡的田地沒人照管,再考上幾年進士,誰知道得進士那天,還有沒有吃的。」
「你啊,又說笑了。」茭娘和裘娘子說笑幾句,兩人在路上時候就頗有些投機,這會兒坐下來細細地說話,倒更加覺得投機。還在那說的高興時候,惠兒跑進來道:「奶奶,太太讓人來傳話,說縣丞娘子和典吏娘子來了,還有好幾位士紳家的太太也來了,請奶奶過去呢。」
茭娘答應著站起身,裘娘子已經笑了:「瞧瞧,這就是做東翁的不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