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帳外,喊殺聲震得根本不讓人安心睡覺,林川連想喝口水,地面的震動都讓水滴濺得到處都是。
這是大明永樂年間,最為轟轟烈烈的一場大戰,雖太子極力反對,但經此一役,徹底擊潰了瓦剌的有生力量,讓其在整個永樂時期再未敢有過非分之想,用現代話說,把瓦剌的蠻子打到做噩夢,閉眼就是大明軍隊的鐵蹄聲。
很多史學家痛批朱棣就是戰爭狂魔,在位期間不顧民生疾苦,五次揮兵,勞民傷財,給百姓帶來了不可言喻的負擔。
但史學家永遠不會明白,在冷兵器時代,驅趕豺狼最好的辦法,只有拔掉他們全部的獠牙,讓他們像狗一樣的溫順,後世才能得享安寧與盛世。生活生活,唯有生,方能活也。
要知道你發展時,敵人也在發展,只要他們邊塞之外的蠻子心中的大元不滅,那大明就永無安寧之日,不管後世之人如何評價,先打出一個後世,才能給他們來評價吧?
53歲高齡老嗎?朱棣在萬軍將士前還能幹淨利落地翻身上馬,披甲衝鋒,卻不肯讓任何人注意到他一頭花白的鶴髮,布滿皺紋的臉頰,他只需要其他人看著他手中的刀,只要是他刀所指的方向,就是大明將衝殺的方向,讓世界感受在這大明的刀尖上,感受漢人創造的國之威嚴。
朱棣並未率領全軍衝擊山頂,僅帶了聖孫朱瞻基的幼軍團,兩萬御林近衛軍,安遠侯柳升統領的神機營,先鋒江朱榮,武安侯鄭亨,寧陽侯陳懋領左哨,豐城侯李彬領右哨,共計四萬精銳鐵騎。
而漢王朱高煦,成山侯王通守左掖,都督潭青守右掖,外加降將滿都,共計三萬餘人,固守大明軍營,拒敵大營之外。
一旦山上的戰鬥打響,忽蘭忽失溫所有隱藏著的瓦剌守軍,都會聯動起來,最先會遭遇進攻的就是林川衛與大營守軍。
如果這兩方扛不住壓力,讓進攻的兵卒腹背受敵,其實大明這場戰局也就可能敗了。苦難的戰爭交給了驍勇善戰的漢王,也能說明至少此刻,朱棣對於這二兒子,還是可以放心將後背交予他駐守的。
漢王或許狡詐,但在戰場之上從不是孬種,指揮千軍萬馬也是寸土不讓,配得上身後高高聳立的大明軍旗。
朱棣所帶騎兵只有不過萬餘,其他全是以步兵為主,畢竟犁庭掃穴,還是用雙腳的部隊踏得最為夯實。更多的戰馬都留給了山下的守軍,讓他們可以更從容地進退,驅趕追擊或者轉移的方便作戰,避免出現首尾難相揮應的局面。
所有人都很忙,似乎都忙著殺人,或忙著避免被殺。唯有林川靠在營帳里的床頭,看著隨風舞動的布制屋頂,仿佛在等待著什麼。
等林川衛歸,等特戰團登頂,等這片草原,感受到漢人最強悍時代的戰力,讓周遭萬邦,知道,犯我疆土者,雖遠必誅。
跟隨在爺爺的身旁,朱瞻基反手提槍策馬揚鞭,已能和朱棣並駕齊驅,且毫無懼意。
看著孫兒甚至有些興奮的臉,朱棣是那般安慰,這好聖孫多像幼年的自己,桀驁不馴,單槍千餘騎,也該驅蠻夷於千里之外。朱家王朝最後交到他的手上,那該是怎樣的盛世?
為了孫兒的盛世,在自己還能動的年月里,朱棣還需再努努力,將這群蠻夷的獠牙都給拔啦!
決戰來臨,山上的衛拉特營吹響了最嘹亮的號角,全員騎兵,身披重甲的瓦剌騎兵列隊在前,馬哈木手下第一猛將,格木爾肩扛斬馬巨刃引領全軍。馬哈木攜兒子巴噶木巡視全軍,他故意讓兒子走在跟前,馬哈木是要讓所有人知道,在往後,誰才是大家真正的主子。
經過夜襲大明軍營糧草的那一戰,馬哈木對於這個兒子已經尤為放心。就在他沒注意的地方,巴噶木早就變成了強者,是能真正把大明皇帝拉下馬的猛士。
「眾將士,我沒有什麼慷慨激昂宣言,也沒有虛無縹緲的賞賜,我只希望大家記得,腳下這片草原,是我大元的草原,是我們的家。敵人殺上門了,草原人該如何做?」巴噶木寥寥幾句,戳中的卻是身為人最脆弱的家國情懷。
第726章 殺穿忽蘭忽失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