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年沉浮
毛文龍的早年經歷充滿了戲劇性與傳奇色彩。生於浙江錢塘的他,儘管出自軍功世家,卻因家道中落而在幼年喪父後寄人籬下,幸得舅父沈光祚的庇護與資助。沈光祚不僅家財萬貫,而且見識廣博,家中常有賓客談論兵法,這無疑激發了毛文龍對軍事的興趣。不同於大多數士子埋首書卷以求科舉之路,毛文龍更傾心於兵法謀略,一次偶然的機會,他讀到了《孫子兵法》和《吳起兵法》,深感共鳴,這為他日後投身軍旅奠定了基礎。
成年後,毛文龍體貌不凡,不僅精通武藝,尤其擅長火器,而且文采斐然,但科舉仕途卻不甚順利。於是,他選擇回歸祖籍平陽務農,直到伯父毛得春去世,才得以承襲海州衛試百戶的世職,步入軍旅生涯。在遼東,毛文龍初出茅廬便顯示出非凡的軍事才能,他參與了與蒙古部落的戰鬥,甚至聲稱自己因此功勳卓著,升至萬戶之職,儘管這一說法可能因政敵的嫉妒而未能得到廣泛認可。
萬曆四十七年(1618年),努爾哈赤領導的後金起兵反明,毛文龍被加銜都司,成為明軍抵抗後金的重要力量。次年,薩爾滸之戰中明軍慘敗,毛文龍在瀋陽游擊柏世爵麾下堅守陣地,採取了施放毒藥的非常規防禦手段,並負責管理鐵騎營,對遼東東部山區的地形熟稔於心。泰昌元年(1620年),在熊廷弼離任遼東經略前,毛文龍在杏山寨一戰中表現英勇,斬敵首級,獲得首次戰功記錄,這一事跡也得到了熊廷弼的認可,他建議實授毛文龍都司銜。
在新任經略袁應泰的領導下,毛文龍的職責轉向了後勤保障,他被委派在山海關負責火藥製造,僅僅兩個月的時間,便完成了任務,因此再獲加游擊銜的殊榮。
二、脫穎而出
在明朝末年遼東抗金的洪流中,毛文龍以其果敢和智謀脫穎而出。天啟元年(1621年),遼東局勢急轉直下,遼河以東諸城相繼落入後金之手,毛文龍的家族也遭受重創。面對如此困局,毛文龍原本心灰意冷,打算南歸侍奉母親,但在薊遼總督文球的引薦下,他得以見到新任遼東巡撫王化貞,後者對其軍事才華表示賞識,任命他為練兵游擊,給予他東山再起的機會。
毛文龍不負眾望,五月受命深入遼東淪陷區,策劃奪回鴨綠江口的鎮江堡。他帶領197名官兵,歷經兩個月海上航行,沿途聯絡降金漢將,策反並收編了大量民眾,壯大了隊伍。七月,毛文龍奇襲鎮江堡,內外夾擊之下,一舉生擒後金守將佟養真父子,這一捷報令明廷振奮,也標誌著毛文龍軍事生涯的重大轉折點。
毛文龍隨即收編了數萬遼民,建立了萬人之師,準備以此為根據地,展開對後金的全面反擊。明廷聞訊,命令水師及陸上部隊策應毛文龍,王化貞也率軍準備進取。然而,遼東經略熊廷弼卻對此舉持反對意見,認為毛文龍的行動過於魯莽,破壞了原有的戰略部署,引發了朝中爭議,毛文龍一度面臨被治罪的風險。幸得內閣首輔葉向高的上疏,才使他免於處罰。
在此期間,毛文龍試圖向朝鮮尋求援助,但朝鮮國王李琿擔心引發國內危機,拒絕了毛文龍的請求,僅允許其駐紮在宣川、鐵山一帶,未提供實質性的軍事支持。這使得毛文龍在後續的戰鬥中處於孤立無援的狀態。
同年十月,毛文龍被授予平遼副總兵之職,繼續在遼東展開游擊戰,一度宣稱消滅了數千後金兵。然而,努爾哈赤並未坐視不理,派遣阿敏率軍五千攻打毛文龍。毛文龍在林畔遭遇突襲,儘管戰鬥激烈,最終他還是巧妙逃脫,僅帶著少數殘兵返回彌串堡。這次失敗使毛文龍深刻意識到孤立作戰的危險,同時也揭示了朝鮮半島上的複雜政治環境,以及明廷內部對他的態度分歧。
三、開鎮東江
毛文龍在林畔敗北之後,儘管遭遇了重大挫折,但他並未就此消沉。天啟二年(1622年),毛文龍依然受到朝廷的信任與重用,他提出了大規模征伐後金的計劃,雖然明廷無法滿足其全部需求,但仍調集了閩兵、淮兵和浙兵來加強他的部隊。同年,毛文龍被提升為平遼總兵官,進一步鞏固了其在遼東抗金鬥爭中的地位。
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