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嗜酒好殺
尚之信生於崇德元年(1636年),在19歲時按照父親尚可喜的安排,進入宮廷侍奉順治帝。由於他才華橫溢且頗有見識,很快就贏得了順治帝的青睞,被封為「俺答公」,這在滿語中意指「皇帝的朋友」,可見順治帝對他的重視程度。然而,尚之信的性格中有著酗酒的惡習,這一缺點在他後來的生活中變得越來越明顯。
直到康熙十年(1671年),尚可喜因年老多病,請求康熙帝允許尚之信回到廣東管理王事。尚之信回到廣東後,不僅沒有改掉酗酒的習慣,反而變本加厲,常常借著酒力凌虐藩下的人員。這些行為讓尚可喜感到非常厭惡,並擔心兒子的惡習會給他帶來災難。
在這種情況下,尚可喜的心腹謀士金光向他提出了一個建議:廢黜尚之信,改立次子尚之孝為繼承人。金光認為尚之孝更為穩重可靠,更適合繼承王位。尚可喜深思熟慮後,接受了這個建議,決定將王位傳給尚之孝,並在康熙十三年(1674年)四月向朝廷上奏說明了自己的意圖。
尚之信得知父親要廢黜自己,將王位傳給弟弟尚之孝時,感到極度憤怒和不滿。這一決定不僅讓他失去了繼承王位的機會,還意味著他在家族中的地位受到了極大的挑戰。這種家庭內部的權力鬥爭導致了兄弟之間的矛盾激化,家庭關係變得異常緊張。
面對這種局面,尚之孝也陷入了困境。他知道哥哥尚之信對自己的不滿情緒,因此即便有機會承襲王爵,也不敢輕易接受。為了平息家庭爭端,避免更大的衝突,尚之孝請求辭去王位的繼承權。
二、舉兵謀叛
康熙十二年(1673年)底,平西王吳三桂在雲南發動叛亂,掀起了所謂的「三藩之亂」。面對這一動盪的局面,尚可喜忠於清王朝,堅決維護廣東的穩定。然而,隨著局勢的發展,廣東地區也開始受到波及。劉進忠引台灣鄭成功的兒子鄭經進入潮州,而高州總兵祖澤清則引孫延齡部將馬雄至高州,導致雷州、廉州等地相繼失守。廣東東部十郡之中,竟然有四個郡落入叛軍之手。在這種內外交困的情況下,尚可喜的病情也日漸加重,他感到力不從心。
吳三桂見狀,一方面加強了對尚可喜的壓力,另一方面也利用尚氏家族內部的矛盾,尤其是尚之信與尚可喜之間的不和。吳三桂派遣使者遊說尚之信,承諾如果尚之信能倒戈相向,將封他為王,並保證他世代鎮守廣東。
在巨大的誘惑面前,尚之信的野心被激發出來。康熙十五年(1676年)二月二十一日,尚之信發動兵變,炮轟清軍營地,迅速控制了局面。他派兵包圍了父親尚可喜的府邸,剝奪了尚可喜的兵權。尚可喜聞訊後極為憤怒,病情進一步惡化,幾乎自殺身亡,幸被左右人及時救下。從此,尚可喜的健康狀況每況愈下。
尚之信在叛亂後接受了吳三桂的「招討大將軍」稱號,並迅速掌控了廣東的局勢。他不僅迫使兩廣總督金光祖、巡撫佟養鉅、陳洪明等人聽從他的命令,甚至還將金光祖逮捕並處決,以此報了私仇。不久之後,尚可喜在憂憤中去世。
三、擁粵自重
尚之信叛清之後,因吳三桂索取大量軍餉並派遣將領占領重要據點,心生悔意。看到甘肅的王輔臣、浙江的耿精忠相繼歸降清廷,尚之信於康熙十五年(1676年)十二月初九派遣使者前往江西,向和碩簡親王喇布軍前乞降。康熙帝寬恕了他的叛逆行為,並令他戴罪立功。
康熙十六年(1677年)五月,尚之信暗中慫恿董重民部下的士兵鬧餉,趁機擒獲了董重民,率領部隊回歸清廷。隨後,他又擊敗了謝厥扶,迫使謝厥扶撤退入海。尚之信還派遣弟弟副都統尚之瑛等人前往韶州迎接鎮南將軍莽依圖率領的清軍。為了集中力量對付吳三桂,康熙帝下令恢復尚之信平南親王的爵位,並讓他的部下官員恢復原職。然而,尚之信仍然堅持控制廣東,觀望戰局發展。
同年六月,康熙帝命令尚之信配合大軍,率領部隊進剿湖南的叛軍,但尚之信以潮州總兵劉進忠尚未投誠為藉口,拒絕服從命令。七月,吳三桂的軍隊占領了湖南的永興、郴州、
第24章 尚之信的背叛與隕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