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小弁》於《雅》,而不與《揚之水》同列於《國風》,旌孝子之志也。東周無傳書,而錄《文侯之命》繼《畢》、《冏》,存周道之遺也。以平王猶有君人之道焉,故《春秋》不始平王而始於桓王。
周之下夷於列國而不可復興,自桓王始。宗周之亡,則亡於幽王矣,平王其何咎焉?入《春秋》之三年,《經》書「天王崩」,君子之所悼也。桓王忘親黷貨,失信無刑,而周始降於列國。《春秋》書「武氏子求賻」,喪未逾年,親遣童稚求乞諸侯,黷貨辱親,無人子之心也。
《春秋》書「從王伐鄭」、背先王之信,忘其有功於社稷,奪其政而又加之兵,師敗身傷真,為天下僇,無君人之道也。故周之降於列國,桓王為之也。
於是夫子閔天下之無王,而《春秋》作使桓王能繼平王之志而成其事,《春秋》何為而作哉!
謂申侯以太子之故,與犬戎攻殺幽王者,司馬遷之妄也。《詩序》稱西戎、東夷交侵中國,用兵不息而抵於亡,則亡西周者戎也,申侯其何與焉?
推投兔道殣之悲,原屬毛離里之愛,借令舅氏緣我以為兵端,君父由我而發大難,其不致死於申以謝先王者,無幾也。「維桑與梓,必恭敬止。」哀哉之子!
忍聽母家之弒父,而報以屯戍之德哉?故孟子曰:「親親仁也。」申生不忍明見謗之由而死於驪姬,君子曰「此其所以為恭世子」,謂其不足於孝也。
故死之非難,而生之不易。幽廢之餘,永懷不替,逝梁發笱,遺愛弗忘,壞木無枝,且惟恐以無後為不孝之尤,平王之志苦矣。安於放以緩君父之怒,全其身以繼宗祐之守,仁人之道也,故曰仁也。
聖人宅心忠恕,而審用權衡,故於《小弁》存孝子之志,而於《文侯之命》幸周道之猶存也。非後世一切之論,信史氏之誣,以吹毛羅織者之得與也。
乃擿平王者又曰:「棄文、武之故都於不守,東遷而王跡以息。」嗚呼!欲責人也必為之謀,為之謀者必其可行也,可行而不行,然後責之也未晚。
今且築九成之壇,設九擯,三揖再拜,晉彼論者而為平王謀,又將如之何邪?其致死犬戎,爭一旦之命,如蔡世子有之國滅身死而不恤乎?抑將守茂草之周京,困敝而亡,如晉懷、愍之坐空城以待縛乎?
李綱僥倖於孤注,而徽、欽為虜,猶自鳴為忠直。又其甚者,則如光時亨之誤國陷君,而身則降賊以偷生耳。則責平王以輕棄故都者,其大概可知矣。
君天下者,以四海為守;天子之孝,以宗祀為重。死社稷者,諸侯之義也。不反兵而報仇者,匹夫之行也。
海內之地方七千里,王畿之域,東盡於殷郊,皆天子之所得居也。三塗、岳鄙,武王之天室也,瀍東、澗西,成王之卜宅也。民病於天天,財匱於星霤,諸侯裹足於俾靖,大夫作室以出居,弦斷不更,柱膠而鼓,守西京之灰燼,棄九有之鴻圖,此不君不孝之尤,以殄絕文、武之景命者,如之何其以此為天子謀也!
惟其遷也,幸則為靈武之唐,復兩都之鐘簴;不幸而猶為錢唐之宋,存九廟之宗祧。其視素車系組,青衣行酒者,自相千萬。豈得以悻悻之怒,硜硜之節,執獨夫一往之意氣,進而謀元後之去留哉?李綱謀之而佹敗,於qian謀之而佹成。勢非景泰而事等靖康,「匪大猷是經,惟邇言是爭」,決裂一朝,而神人無主,悲夫!
然則平王固與唐肅、宋高等,遂可許以仁孝而足君天下乎?夫平王之視二主,固有辨矣。
其遇亂而居於外者,均也。乃於《小弁》見平王之志,則非錮父南宮之心矣。於《文侯之命》而見平王之所以為東周者,固非宋高偷安江左之謀也。
少康之復廈也,二斟為之基,虞、綸為之輔,歷祀四十,而禹甸如故。周之東遷,晉、鄭焉依,非特立國之所憑,亦興復之所借也。安其身而後動,則鄭居虢、檜之墟,以鎮撫東方,而固成周之左臂。
定其交而後求,則晉臨汾、絳,度衣帶之河水,而即踐雍州之庭。故其後,晉之持秦者五百餘載,韓不亡而雒邑之九鼎,秦雖暴不敢問也。則平王之授鄭政者,為綢繆根本之遠圖;而其錫命義和也,乃控制關中之至計。
蕭何治三秦,寇恂治河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