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該死的大雨終於停了。
直閣將軍楊忠騎在馬上,他是受皇帝元顥的派遣,前往河內地區的陳慶之軍營,宣讀皇帝元顥的新旨意。
「將軍,浮橋被衝垮了!」
剛出洛陽不久,楊忠就聽到了一個糟糕的消息,連接洛陽和北中城的浮橋被衝垮了。
從黃河以北的洛陽前往黃河以南的河內地區需要渡過黃河,自己剛出城,連番的暴雨沖刷的北中城浮橋終於支撐不住垮了,楊忠直呼晦氣。
看著黃河對岸的北中城,楊忠只好說道:
「繞道!」
楊忠只能尋找可以渡河的渡口,只是看著黃河對岸的北中城,以現在洛陽的情況,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修好浮橋。
唯一讓洛陽城內的皇帝百官安心的事情,就是這場暴雨也拖延了爾朱榮的腳步,至少在兩個月內,洛陽應該是安全了。
兩個月後,也差不多進入冬季了,今年爾朱榮打了一年的仗,不知道能不能繼續支撐進攻洛陽。
至少這兩個月苟住了!
楊忠終於在黃河上尋得了一個能夠渡河的渡口,又抓來附近的漁民充當船夫,好不容易渡過了黃河,來到了黃河以北的河內地區。
等到楊忠緊趕慢趕,終於抵達了陳慶之營地的時候,他發現軍中的氣氛非常的緊張,他連忙讓親衛通傳,很快就見到了清瘦了很多的陳慶之。
「大將軍!」
陳慶之看到楊忠,知道他是來宣讀皇帝元顥的旨意的,於是說道:
「楊直閣,還是先宣讀陛下旨意吧。」
聽到陳慶之話里話外的疏遠,楊忠也有些苦澀,他雖非陳慶之舊部,本來他也是北人,投靠元顥無可厚非。
但是面對陳慶之的時候,楊忠依然會覺得難為情,總覺得虧欠了對方。
如果不是陳慶之幾次三番的提拔,楊忠如今還只是一個普通的大頭兵。
事已至此,楊忠也不可能再背叛元顥去投靠陳慶之,他宣讀了元顥的旨意。
內容也很簡單,洛陽城內缺糧,公卿都要吃土了,讓在河內的陳慶之運送一批糧食去洛陽救援。
陳慶之面無表情的接過了聖旨,卻沒有其他的命令,楊忠連忙說道:
「大將軍,城中百官都要餓死了,您勻一些糧食去洛陽吧。」
陳慶之苦澀的說道:
「勻?河內大雨,整個河內只搶收了兩成糧食,我軍中尚且不夠,還怎麼支援洛陽?」
「就算是不顧百姓徵集了糧食,誰來幫著陛下運到洛陽?難不成讓我的軍隊去運糧?」
為什麼古往今來的名將,都重視民心的重要性,也會約束軍隊,儘量不欺壓百姓。
這除了道德需要之外,以及軍隊紀律性的需要,更重要的還是打仗不僅僅是這些正卒的事情。
行軍打仗,是一個超級大的組織工程,需要將帥在前線拼命,也需要民夫在後方搬運糧食修建工事。
這其中本地勢力支持不支持你,其結果可以說是天差地別。
如果本地很支持你,那百姓可豁出命用小推車幫你運輸糧草,讓你沒有任何後顧之憂的好好打仗。
如果本地都很厭惡你,那出了炮樓可能就要挨黑槍,送來的糧食缺斤少兩,還經常半道上被來去如風的「土匪」搶劫,打仗強行命令百姓修建的工事是豆腐渣工程,可以說是寸步難行。
民心虛無縹緲,但是民心也會落在這些實際的事情上。
陳慶之是名將,河內地區已經受災嚴重,這時候,你洛陽朝廷不說減免賦稅賑災,還要河內百姓將口糧掏出來送到洛陽去?
憑什麼?就因為你姓元嗎?
楊忠也知道這個命令是亂命,但是他也無可奈何的賠笑了一下。
但是陳慶之也知道,自己是不能不管洛陽這個爛攤子的。
沒有洛陽這個爛攤子,他這個南方人根本沒辦法在河內立足,政治上的事情就是這樣,不可能只享受好處,也要一併接受政治上的負資產。
在陳慶之看來,最大的負資產就是元顥本人了。
第449章 磨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