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宴結束之後張宗昌把四姨太送到了松本五郎的家中,
四姨太哭的稀里嘩啦,無奈那時萬惡的舊社會女子只不過是男人交換的工具而已,
張宗昌一直都有一個野心那就是占領龍江省,自從收編白俄軍隊之後,
張宗昌以為這個夢將不會太久遠,只不過張宗昌千算萬算沒有算到半路會殺來一個李晨風式的程咬金,
奉天大帥府內,歌舞昇平張作霖邀請他的兄弟和手下軍官們一起吃飯喝酒,
張作霖這桌來的都是東北的軍政要人,和實權人物,張作霖坐在首席,
挨著他的分別是馬龍譚、馮德麟、吳俊升、孫烈臣、張景惠、湯玉麟,張作相個個都是英雄人物,
只可惜有人日後背棄祖國成為漢奸現在為大家介紹一下馬龍譚馬龍潭(1857年-1940年),
字騰溪,號靈源,山東省德州市慶雲縣中馬村人,
1857年出生於河北省慶雲縣(現屬山東省)中馬莊的一個軍伍之家。
少年時的馬龍潭喜愛騎馬放槍,玩刀弄劍,酷愛詩文。
父親馬奇峰在1867年被封為振威將軍,哥哥馬龍文於1868年4月10日鎮壓農民起義軍捻軍時戰死,
清穆宗愛新覺羅?載淳恤蔭馬家子孫世襲雲騎尉,
1876年馬龍潭承襲雲騎尉世職(相當於武教官)。
馬龍潭雖戎馬在外,卻兩次對故鄉捐款,編修《慶雲縣誌》。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馬龍潭暫居四平,日本加劇侵略東北,
想用其名望收買人心,特成立中滿自治會,擅自發出文告,委任馬龍潭擔任會長。
馬龍潭得知後在日本人面前拍案拒絕,甚至一頭撞到床頭,滿頭流血。1940年,馬龍潭病逝於四平。
八國聯軍攻陷北京後,民族危亡加劇。馬龍潭說:「大丈夫捨身報國,此其時也。
「他帶領數百人參加奉系部隊,因保護瀋陽皇陵及文物祭器有功,
清朝皇帝特賞賜馬龍潭四品花翎,被委任為遼陽總巡、通化總巡。
光緒三年,承襲雲騎尉之職,民國初,授陸軍中將,賞三等文虎章,任東邊鎮守使,駐守鳳城。
東邊一帶,與朝接壤,日人覬覦,交涉棘手,馬龍潭剛柔兼使,經權並用,邊境得以粗安。
鳳城有碑紀其事,頌之曰:鳳山常峙,鴨水常流,公之功德,同此千秋。
曾兩次捐巨資倡修《慶雲縣誌》,並在家鄉捐資興學。
1920年,奉系軍閥張作霖解除了馬龍潭的軍職,派他出任洮昌道尹。
當年遼河洪水泛濫,縣長靖某卻只顧霸占船隻,搶運個人財物,致使眾多百姓溺水而死。
馬龍潭得悉後,將靖某撤職查辦,組織搶救災民。
馬龍潭極重氣節操守。「九?一八「事變後,馬龍潭暫居四平,
日本加劇侵略東北,日本人想用其名望收買人心,特成立中滿自治會,
擅自發出文告,委任馬龍潭擔任會長。馬龍潭得知後在日本人面前拍案拒絕,
甚至一頭撞到床頭,滿頭流血。1940年,馬龍潭病逝於四平寓所,享年83歲。
據其史實,有《龔威將軍馬龍潭》長篇小說問世。馬龍潭晚年擔任四平街紅十字會名譽會長、
道德會會長和直魯同鄉會會長等職,熱心慈善事業,捐資支持修建四平市清雲庵、
永壽宮和清真寺大殿等。家鄉人求其謀職均願為之承擔保人,經常出錢購買棺木埋葬四平街上無人收殮的餓殍,被譽為「馬善人「。1940年2月病逝於四平寓所,靈柩暫厝四平街道東清雲庵,1948年由其後人遷葬郊區房身溝屯。鳳城有碑紀其事,頌之曰:鳳山常峙,鴨水常流,公之功德,同此千秋。
馬龍潭(1857-1940年),字騰溪,慶雲縣中馬村人。自幼聰穎,異於常人。沉靜少言,但天賦極高,五歲進學,有過目不忘之才,不數年即精通經史子集,被稱為神童。讀書之暇,習武強身,並自學兵法,擅長騎射,到十八歲時已經文武通達,聲名遠播。
馬龍潭自幼就仗義疏財。有一年臨近春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