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師。
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同時也是唐皇朝最神秘的人,沒有人見過他的真面目。
就連上朝時,國師也是隱藏在一襲黑袍之下。
據說哪怕是私下面見聖上,國師一樣不會以真面目示人。
單是這一點,就足以見國師地位的特殊。
「國師?天罡正氣既然是皇室的火種,為何會由國師保管?」
長孫感覺這件事情越來越棘手了,牽扯到了耀宗皇帝和長公主不說,現在竟然還牽扯到了國師,這位唐皇朝最神秘的人。
「這件事要說,就要從耀宗皇帝繼位說起」雲學知同樣眉頭緊縮,面露難色。
太元四十九年,世榮皇帝駕崩,太子唐耀宗繼位,改元耀宗。
耀宗元年,唐皇朝東嶽州突逢百年大旱,百姓顆粒無收,饑民百萬。
耀宗六年,唐皇朝北部的越州受邊漠流匪大規模襲擾,大半個越州被蠶食,歷時兩年才將越州全部收復,戰亂至越州流民百萬。
耀宗十年,遺族禍亂,波及三州邊境,雖然最終唐皇朝將遺族趕出了邊境,但連年的災害戰亂導致皇朝威嚴大大降低。同年,周邊十幾個附庸國紛紛宣布獨立,不再向唐皇朝上貢。
總的來說,就是耀宗皇帝繼位之後沒有一年是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
如此一來,朝廷別說是造福民生了,就連內部的穩定都自顧不暇。
而耀宗皇帝本就是新帝登基,根基尚淺,未能穩固自身地位便疲於應付各地的突***況。
耀宗十二年,耀宗皇帝迎來了登基以來最大的危機,秦王之亂。
秦川州在皇朝最南部,與南蠻州比鄰。
南蠻州一直是唐皇朝近年來的假想敵,所以秦川州常年駐守的軍隊也是最多的。
就這樣,掌權青川州的都督漸漸演變成了一方諸侯。
到了耀宗十二年,秦川州的都督名為覃天,此人本就是開國功勳之後,成年後戎馬半生,建功無數,後被上任皇帝,也就是世榮皇帝賞賜公爵爵位、秦川州都督一職。
世榮皇帝對覃天的安排本無不妥,朝廷歷來對待這樣功高蓋主的將臣都是選擇撤其兵權,冊封爵位,再在地方賞賜一個督軍之類的「閒職」,一方面削減了其權力,另一方面也算是給功臣安排好了養老之所。
然而,覃天本就是野心極大之人,在他看來,自己的功勞封個異姓王綽綽有餘。
並且他不光有野心,能力也是極大,到了秦川州後,沒用幾年,便將權力牢牢的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
而此時又恰逢世榮末年,皇帝年邁,想要削減其勢力也是有心無力,以至於直到世榮皇帝駕崩都未能解決這一問題。
到了耀宗早年間,朝廷內憂外患,對地方約束力大大縮減。覃天的勢力達到了頂峰,權力空前膨脹,在秦川州甚至有人公然稱覃天為秦王,而非都督。
耀宗十二年,覃天造反,占地稱王,建號秦元,自稱秦王。
覃天的造反並非一時之計,而是謀劃已久。
覃天一路帶兵北上,很快就打到了帝都所在的東嶽州,眼看就要攻破帝都的城門。
皇城近在咫尺,耀宗皇帝的皇位岌岌可危。
但就在這時,皇朝突現奇兵,從覃天軍隊的背後出現,一路所向披靡,直接切斷了覃天和秦川州的聯繫。
失去了大本營支持的覃天軍隊,甚至沒有堅持到年底就被皇朝擊潰,覃天就地正法。
「當時朝廷能夠轉危為安,依靠的就是國師。據說當時聖上為了請國師出山,其中一個條件就是天罡正氣」
雲學知將這段歷史娓娓道來,長孫一方面感慨耀宗皇朝的跌宕起伏,另一方面震驚於國師的能力。
雖然雲學知對於國師出山平定秦王之亂只用了隻言片語描述,但長孫卻能夠聽出其中的不尋常。
將皇朝軍隊打得潰不成軍,而國師僅用了數月的時間便扭轉了戰局,最後更是毫無懸念的取勝,真可謂是用兵如神。.五
「有此國師,皇朝何懼叛亂!」
長孫忍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