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速中文網 > 軍事小說 > 大明最後一個太子 > 第四十九章:御門聽政

第四十九章:御門聽政

    承天門前的早晨天蒙蒙亮,人就來了許多。

    大明二七六年七月十九日的這一天,是京師百官最需要打起精神的時候。因為,這一天是早朝的日子。大明的御門聽政在螞六年時定為每旬三次,逢三、六、九日為期,朱慈烺登基以來雖然減少了次數,但也只是改為了逢九議事。

    作為帝國的心臟,承天門前這裡匯聚了最多的中央機關,猶如後世的中南海一樣。

    從大明門到承天門的小道有變可謂是京師衙門全部密集分布的地方。這裡不僅職權最重的禮部、吏部、戶部、兵部以及工部等六部衙門中的五個,也有鴻臚寺、太醫院等並非核心部門的官署。

    如果說天空之中有一顆隕石砸落在這裡,哪怕是承平時節,整個帝國的行政系統也要就此癱瘓,難以恢復。

    但今日,這些衙門的官員紛紛不再想著如何處理公務,都被一個震動整個京師的大事件所驚動了,紛紛顯得心不在焉,就是早早趕到的御史彈壓著秩序,也是心有期待地張望著。

    他們期待著,也預料到了即將會有重要的大事生。

    大臣們漸漸次第到了,通往宮內的承天門也已經出了吱呀吱呀的聲音,宮門打開,內里就是紫禁城。

    這時,六科廊的兵科給事中霍亮走到了承天門簽站定,表情格外嚴肅,他朝著一同趕來的兵科同僚與前來聲援的都察院御史吳培友點了點頭,站在承天門前,輕咳一聲,引起了眾人的目光。

    「諸君!我大明立國三百載,養士百年,進諫正誤,就在此日了!」

    時空仿佛在這一刻凝滯了,所有人聽到這一句的時候,紛紛不由站定,全都想起了大禮議事件。

    嘉靖三年七月十二日,早朝剛結束,吏部左侍郎何孟春倡導眾人道:「憲宗時,百官在文華門前哭請,爭慈懿皇太后下葬禮節,憲宗聽從了,這是本朝的舊事。」楊廷和之子、狀元楊慎亦稱:「國家養士一百五十年,堅守節操大義而死,就在今日。」隨後編修王元正、給事中張翀等在金水橋南攔阻挽留群臣,何孟春、金獻民、徐文華等又號召群臣。隨後兩百餘位朝廷大臣在左順門跪請世宗改變旨意。

    其後勢態更是進一步升級到有大臣去左順門前擂鼓大哭,隨後引嘉靖皇帝的廷杖。光是生生杖斃的就足足有十六人。

    付出了十六條鮮血的代價後,大禮議事件告一段落,以嘉靖皇帝勝利告終。


    儘管後世有人說,這一場大禮議事件後,大明風骨駒淪喪,人人爭相諂媚,士林由此污染,就連皇帝的廷杖,也成了一道沾染著前人鮮血的人血饅頭,眾人趨之若鶩,以為政治資本。

    現在,霍亮站出來了。

    誰都明白,一場大風波要開場了。

    角落裡,內閣、樞密院的大臣們紛紛對視一眼,都感覺到了沉沉的壓力☆邦華已經先一步進了紫禁城,他有暢通入內的權力。

    楊文岳神情平靜,仿佛早已猜到了一切。

    吳甡聲音低沉道:「只有一個霍亮嗎?」

    如果是的話,很快就會有人出痴拾掉這一切。彈壓早朝秩序的御史已經走了過來,身後十數個錦衣衛力士沉沉地踏著步子,威懾力十足:「諸公,前幾日魏藻德、謝升的腦袋,幾位這麼快就忘了嗎?」

    聽到這一點,霍頓眼中微微閃過一絲閃躲。甚至,通行的都察院都察院御史吳培友也忍不左退了兩步。

    但很快,跟著退步的人就成了前來彈壓秩序的御史唐亞以及他身後的錦衣衛,看到這人出場,他們紛紛忍不墜住了步伐,甚至大步後退。

    教育與文化大臣昂然挺胸,身著一身顯然洗刷乾淨過的朝服,格外肅穆,挺身而出。此人,赫然就是兩朝元老,士林聲望格外侖的黃道周!

    「石齋先生出來了!」霍頓見此,頓時激動不已,這是一個重量級的盟友:「人心在此,正誤瞭然啊/寨先生也要上表諫言!」

    「這事情真的鬧大了這一次拒絕議和,甚至斬殺來使實在是不應該啊!」

    「這麼好的條件白白放棄,往後還不知道要惹出多少風波。若是窮兵黷武,可讓眼下這剛剛寬裕沒幾天的國庫受不了啊!」

    「實在是太好了,有石齋先生出頭,這一番進諫就有望了!」

    



  
幾字微言推薦:  帝尊重臨  回到秦朝當皇子  
隨機推薦:  神級插班生  秦時明月之魅舞天央  龍皇武神  神級修煉系統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

搜"大明最後一個太子"
360搜"大明最後一個太子"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