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如今只剩苟延殘喘。
不想出路,只能坐等滅亡。
可真該將希望寄托在劉建身上嗎。
由京師一路南下的朱祁鎮,坐在自己的龍攆之中,心中沒有答案。
雖然張輔已經給朱祁鎮說明了未來的出路和謀劃。
可是朱祁鎮至今心裡也沒有底,該匯合大軍,御駕親征,剿滅叛軍,最終與華漢國決戰,還是西行遷都西安,洛陽,又或者與華漢國和議,哪怕是和親均可。
當然也可以返回京師,死守到底。
這些朱祁鎮心中依然在想著。
可是朱祁鎮還是沒有做出最終的決斷,但目前似乎已經沒有回頭路可走了。
所幸如今加上邊軍,京營和各勛貴親兵,家甲,朱祁鎮還有近二十萬精銳可用。
各地征繳叛軍的明軍加一起也有五六十萬人。
這還不算衛所兵。
只是目前明軍還能有多少戰力,又有多少人願意為大明而戰。
沒有人知道。
哪朱祁鎮心中也沒有底。
不過如今無論是朱祁鎮也好,還是大明上下每一個人,都必須做出自己的選擇了。
同樣的情況,劉建也是如此。
眾人一路討論,到最後劉建也沒有做出最終的決定。
這是劉建自下南洋之後,第一次如此猶豫不決,難以抉擇。
留下大明,雖然就如今正統觀念來說,是不可接受的,但是可以將大明趕去西方,去征討那些西方蠻夷之國。
讓他們只能無奈應對大明的攻勢,而沒法發展。
等華漢國在中原穩定後,再去跟隨大明的腳步西進。
讓江河所至,插便華夏旗幟。
如此劉建雖然需要耗費上億元,但是回報確更多。
要是不留大明,甚至滅亡大明,華漢國則十多年的時間內,都要建設,穩定中原內部。
而無暇顧及西方,河中等地。
雖然華漢國可以通過海路掌控各地,擴大影響。
但是內地區,對華漢國還是鞭長莫及。
等中原穩定,華漢國再組織人力,物力西進,除去時間消耗,財力消耗只怕比大明西進更多。
而且華漢國以後治理,管理,掌控河中,河西,泰西等地,也需要耗費大量的精力,物力和人力。
投入太多,回報確不見得有多少,也不見得有多麼穩定。
萬一陷入,深陷其中,無法自拔。
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而大明西行,很多問題就由大明來承擔,特別是地方管理,治理,發展,開荒等問題。
如此大明就類似於華漢國在西方的傀儡,藩屬。
替華漢國解決西方各種牛鬼蛇神,解決各種異民異族。
耗費雖然巨大,但也不是不能承受,而華漢國得到的回報也比自己占據西方獲得得更穩定。
商貿,貿易,鐵路,公路,開荒,築城,開礦,開發等等,華漢國都可以通過大明來入手,入局。
而且大明在西方頂著,也避免了華漢國來自西方的壓力。
有華漢國支持,加上未來鐵路修通,西方地區的漢化,推廣漢學,建立漢語學堂,也能更加便捷。
也避免了大明西行途中,西方化和天方化。
讓大明去打一個前站,劉建和華漢國在隨後跟進。
比直接有華漢國跟進,西進更好。
當然大明西征,剿滅那些蠻夷,蠻族,進行漢化,不可能一帆風順,這些蠻夷,蠻族肯定會奮起抵抗,抗爭。
雖然有華漢國支持,加上大明本身戰力強悍,對付蠻夷,蠻族毫無壓力。
但這畢竟拉了仇恨,這些蠻夷,蠻族只會痛恨大明,讓自己失去了家園。
就如劉建剛剛下南洋,哪怕後來數年,劉建和華漢國都要頭疼南方土著,南洋人的抵抗,反叛。
只是劉建一開始就將土著民,南洋人的精英,貴族全部清理,清算乾淨,在採用各種措施,加上一定的福利。
第四百九十二章:最終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