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射是一名郡守,並且是一名遠在帝國東側的郡守,不是說他的身份不夠高,而是他既然是巨鹿郡的郡守,身不在中樞,注意力也基本是集中在治理的地方,哪會清楚中亞的奴隸押來帝國的是多與少呢?
王賁因為關注蒙恬的關係倒是了解多一點,他說:「帝國大軍開到西域,等於是我們的疆土擴展到了西域。西域離中亞隔著一個康居國和一些部族,隨著我們的大軍開到西域,帝國與中亞那邊的接觸一直在增加。
話是那麼說沒有錯的。之前軍隊通常會有隨軍商販的存在,帝國大軍之中其實也並不缺少這樣的商販。
在春秋戰國時期,軍中有隨軍商販是一種特殊背景,無非就是當時的商賈們財帛等實力上強大,跟隨軍隊一是必要的時候為軍隊轉運糧食賺錢,或是向士卒收購戰利品轉賣賺錢,又或者是提供一些商品給予軍中將士獲取財帛。
那個時候各個國家其實也很少會出現攻擊商隊的事情,畢竟誰都有需要救急的時候,一旦攻擊了商隊,名聲臭了在本方缺乏軍糧需要商隊轉運時,商隊不接受業務,很可能導致原本可以翻盤的局面變成不存在。
帝國因為有龐大的後勤隊伍,自然是不需要商隊來轉運糧食,可是一旦打仗士卒就會有繳獲,一些士卒會使用軍隊的驛站系統將戰利品送回家中,也不缺乏一些用錢比較猛的士卒會選擇將戰利品直接賣給隨軍的商販,這樣一來商販自然還是有存在的必要。
早在蒙恬沒有率軍進入西域的之前,西域派遣軍開到西域境內,一同前去的商隊並不少,他們主要是向烏孫人購買戰馬,後面又發展到購置皮毛或是什麼特產,然後轉運到帝國本土從中獲取暴利或是差價經營。
這個年頭只要是一支商隊就有護衛的存在,商隊在國內自然是不能幹點什麼副業,可是到了國外就沒有這樣的顧慮。像是許多在西域的商隊。他們做買賣時是商人,可是一旦發現獵物就會搖身一變成為劫匪,殺人搶劫的事情並沒有少干。
西域派遣軍一直都在和冒頓所部幹仗,只要有戰爭就會出現俘虜。冒頓接受了不少從西向東逃亡的族群。他先期還會拿出本族力量與西域派遣軍較量,後面可能是損失無法接受,派出的武裝也就變成了那些逃亡人。
「……前前後後俘虜了將近四萬,都是冒頓推出來牽制帝國大軍腳步的炮灰。」王賁難掩嫉妒地說:「再有西域那些小城邦或是王國實在太多,只要有數千大軍就能滅一城一國。近期以來。光是從末將轄區經過,被運送前往長江流域的奴隸隊伍就有七支。」
長江流域是帝國的工業集中地,那裡可以說是帝國最缺乏勞力的地方,吸引了全國各地想要成為工薪階層的人。國內平民大股湧向長江流域,可是依然無法滿足眾多作坊或是工廠的勞力需要,再則就是帝國人士工資水平高,除了工資之外還有什麼勞保之類的新鮮玩意,成本上自然是使用沒有被當成人看最為划算。
「要不是國家有政策,作坊和工廠必須根據類型使用不能低於某個數額的本國工人,他們估計恨不得全部購買奴隸來成為勞力。」王賁自家也是有基業的。近些年帝國大舉發展工業,王氏也建了不少作坊和工廠,自然是了解是個怎麼回事。
保護本國民眾利益,只要是腦子沒有壞掉的統治者自然都會幹,不這麼幹的統治者幸運的只是被暗地裡罵罵,但是罵得久了不免會成為一種民怨,當怨懟積累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亂子就會發生。
現在帝國無比強大,周邊沒有任何威脅,遠方哪怕是強國也因為交通的關係威脅不到帝國。不會出現本國民眾在外受到欺壓,國家卻不能尋找公道或是進行保護的責任。少了這一條,統治者的責任也就主要集中在改善民眾生活水平上面,怎麼來保證就業崗位也就成了首要。
帝國沒有建立之前……或者說呂哲沒有提出相關概念之前。就業崗位這個詞並沒有出現。不是說沒有工人階層,是群體並不龐大,且也沒有類似的理念。
呂哲帶頭大肆建設作坊和工廠,華夏族群從來都有「上有所好下必效方」的毛病,再有就是只要在合適的地點選對正確的產業,效益上確實是要比在土裡死死地刨地高得多。
僅僅是十來年。從呂哲帶頭開始發展工業,到長江流域的水力運用逐漸成熟,勛貴是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