蠱辛為何會在這種隨時可能起衝突的情況下,恰好派出這樣一支誇張的「商隊」,甚至連山水城的兵師大人都派出去了,這當然是山爺的意思。若山城主在就料到可能會出什麼事,派出伯壯就是在等著出事呢,這有點像人們在魚海中釣魚。
蠻荒野民可能還沒學會別的很多事情,但其打起架來可一點都不怕,只會更加野蠻兇悍。若山就是想教訓悅耕以及高城氏,要麼不起衝突,要麼就打個出其不意,把對方狠狠打疼甚至打吐血!
這樣一來,無非是兩種結果:一是悅耕受到了教訓,知道怕了不再亂來;二是悅耕惱羞成怒,甚至大受刺激,行事會更加瘋狂。而據山水城的公師束辛大人分析,悅耕城主恐怕只會惱羞成怒,而山爺就是想將這場衝突鬧大,能鬧到國君那裡甚至是舉國皆聞才好!
束辛只得在暗中一嘆,他看得很清楚——悅耕不是若山的對手。
高城被宰了三十多名軍士啊,他們都是在執行悅耕的命令時送的命,悅耕城主差點沒氣瘋了。他想找山水城報仇,卻發現自己沒什麼好辦法。就憑高城中三百多名軍士的日常守備力量,不可能穿越蠻荒道路去攻打山水城,就算這麼做了,吃虧的也還是他。
怒極的悅耕下令,搜拿高城境內所有的山水城商隊,卻一無所獲。因為山水城也不可能派很多支商隊來到高城交易,這次來的就這麼兩支,已經全部回去了。若山聽到伯壯的匯報的情況之後,立刻派使者下山,從村野繞過高城城廓去稟報國君,同時也命令山水城的商隊不再出山。
這樣一來,情況仿佛又回到了最初,想和山水城做交易,只有外來商隊進入蠻荒。但此時外來的商隊已經更多了,山水城享有比起初時好幾倍的貨稅之利。暴怒的悅耕也派使者向國君控訴,欲治若山之罪。
根據悅耕的匯報,山水城的化外野民不服禮法,商隊入高城時不僅不按規定交納貨稅,反而行兇打傷了守城軍士。更有甚者,在高城派軍陣查處之時,山水城的野民居然行兇殺死三十多名士兵,席捲大量掠奪來的財貨逃回蠻荒。
當高城的使者到達國都的時候,山水城的使者也已經到了。國君很震驚,處於國境大後方的兩座城廓之間竟然起了內亂,山水城的人殺了高城三十多名士兵,這可不是一般的衝突啊!但雙方使者各執一詞,國君不好分辨是非曲直,便召來國中最了解情況的採風大人詢問。
「採風」是一種官職,職責就是關注國中各個地方發生的事情,搜集民間的傳聞包括各種軼事傳說,甚至還有歌謠,匯報給國君以及國都中的眾人。另一方面,採風大人派的下
在搜集各地風聞的同時,也要在各地向民眾講述國中發生的各種事情,城廓中也設有採風官。
如今相室國的採風大人,便是曾出使蠻荒的西嶺。西嶺促成蠻荒結盟歸附相室國,當然是立了大功,於是得到了這個實職。但這個職位有時也被稱為「風正」,而在很多位高權重的大人們眼中,這只是一個無聊的閒職,平時搜集國中的各種事情,然後再派人給各地民眾講述。
但是西嶺卻沒有失望,他認為這個職位非常重要。各城廓的採風官都歸他管轄,他們看似無足輕重,卻往往都是最受各地民眾歡迎的人物。在那樣的年代,生產原始落後,生活也樸素單調,人們幾乎沒有什麼精神娛樂活動。聽採風官講各地發生的故事,恐怕就是最好的享受和娛樂,也會被人們談論很久。
人們的生活日復一日是如此簡單,假如沒有大的戰亂或災害,一個地方哪怕再過幾十年,看上去仿佛並無什麼變化,也很少有什麼特別重大的事情發生。所以那些被舉國傳播的消息,往往都會在民間被不斷轉述、流傳很久。大家議論的時間可不是一天兩天,在那種年代環境下,對於重要的事件,是以多少年甚至是幾代人來計算的。
最近採風官對各地民眾講述的國中大事,便是蠻荒野民向國君朝貢,西嶺大人出使蠻荒主持各部結盟,國君又封建了一座山水城,城主名叫若山。這件新奇事又在民間口口相傳,各個城廓的民眾幾乎都聽說了。
眾口相傳之中,故事也會發生很多改變。比如有人說若山頭生雙角、背有雙翅,相貌猙獰,手持巨斧力大無窮,一斧子能劈開一座山,他的祖先就是為巴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