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辱?呵呵,俺誰也不污辱!俺先鼓了掌,後捂的耳朵。你們沒有看見?」辛然理直氣壯地問。「看見了。可這如何解釋?」柴三追問。
辛然淡淡一笑,朗聲道:「俺鼓掌,是讚嘆蘇小妹琴彈的好!俺捂耳朵,是不讓琴聲入耳。」「這是為何?」柴三窮追不捨。辛然見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過來,胭脂力也在快速增加。笑逐顏開,侃侃而談:
「高山流水的來歷,眾所周知。其高不可攀,識律者必不否認。蘇小姐彈出其味,在下為之鼓掌。然,在下相信。蘇小姐只能彈奏出其味,而無力撫出其韻。聽一耳足以,再聽則泛濫成災。」
「狂妄無知之徒!爾怎知小妹撫不出其韻?」易安居士怒斥。
辛然敲打著手中的鞋子,不以為然地淡笑道:「俺不知,想當然耳!」
「如何想當然?」柴三面色如鐵,就要大發雷霆。
辛然不慌不忙地淡笑道:「曲乃心聲。唯有當其時,在其地,觸其情,入其景,方才能成其韻。會彈奏《胡笳十八拍》者,不在少數。然,只有古人蔡琰,博學多才,精通韻律,曾被匈奴部將所虜,遂遠嫁匈奴。方能彈奏出《胡笳十八拍》那不羈而雄渾的氣魄,滾滾怒濤一樣不可遏制的悲憤。十八段樂曲,音調哀婉淒楚,調式變化豐富,層次發展分明,表現了文姬女士既思念故土、又懷念幼子的痛苦情懷,真切感人,催人淚下。除去其人,敢問,誰人能撫出其韻?」
眾人鴉雀無聲。辛然淡淡一笑,繼續說道:「《廣陵散》,是一部著名的琴曲。傳說戰國有一個制劍匠為韓王鑄劍,因誤了期限被韓王殺害,他的兒子聶政決心報仇。聶政進入深山刻苦學琴,十年之後,琴藝妙絕。他就化裝回到了韓國,利用為韓王演奏古琴的機會殺死韓王,也獻出了自己的生命。這是一曲歌唱復仇者的悲壯頌歌。然而,除去「竹林七賢」之一嵇康,被司馬昭藉故殺害。臨刑時,演奏了《廣陵散》,道:『廣陵散從此絕矣。』從容就死。後世之人,又有誰,能彈奏出那種神韻?」
眾人越發無聲無息,場面更加寂靜。辛然也越加泰然自若:
「《梅花三弄》全曲十段,此曲原是東晉桓伊,為王微之吹奏的笛曲,又名《梅花引》。桓伊不僅是一位治國能臣,而且『善音樂,盡一時之妙,為江左第一』。他曾在晉武帝面前撫箏而歌,自彈自唱。但他最拿手的樂器是笛子,據說他吹奏的乃是東漢蔡邕的遺物,有名的柯亭笛。王微之是王羲之之子,也是一代名流。二人在路上邂逅,王微之請桓伊為他吹笛,於是吹奏出「三調」,也就是《梅花三弄》。所謂一弄叫日、二弄穿月、三弄橫江。全曲以音樂形象描繪梅花不懼嚴寒,迎風怒放,幽香遠傳的境界。又分別為:一、溪山夜月;二、一弄叫日聲入雲霞;三、二弄穿月聲入雲中;四、青鳥啼魂;五、三弄橫江隔江長嘆聲;六、玉簫聲;七、凌風夏玉;八、鐵笛聲;九、風盪梅花;十、罷是不能。試問,除去桓伊遇微之,何人能奏此神韻?」
場面更加寂靜無聲,仿佛空無一人。
辛然得理不讓人,滔滔不絕地說道:「《陽關三疊》,與《梅花三弄》一樣,也是有名的古曲。有不同傳譜,但都是配有歌詞的琴曲,可獨奏,亦可弦歌。從先秦起,就有撫琴而歌的演奏。司馬相如撫琴一曲,歌《鳳求凰》,打動卓文君的心。《陽關三疊》的歌詞,就是王維《關元二使安西》一詩:『渭城朝雨泡清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是第一句唱一遍,後三句皆重複一遍,共七唱,極盡迴腸盪氣之能事。
再說《春江花月夜》。本是一首琵琶曲,名《夕陽簫鼓》,又名《潯陽曲》。是從白居易《琵琶行》中『潯陽江頭夜送客』脫胎而來,與《春江花月夜》詩並無直接的淵源。這首優美的樂曲,通過委婉質樸的旋律,流暢多變的節奏,巧妙細膩的配器,絲絲入扣的演奏,形象地描繪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樂曲開始由琵琶模擬鼓聲,簫與箏奏出輕微的波音,描繪夕陽映江面,微風漣漪的美景。然後,樂隊齊奏優美如歌的主題,奏至第六段《水深雲際》,琵琶、二胡與中胡齊奏出醇厚深沉的樂音,繼而飄出琵琶輕柔透明的泛音,再現了張若虛原詩『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的壯闊景象。然後簫吹出悠揚的音韻,猶如白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