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速中文網 > 軍事小說 > 庶子奪唐 > 第七章 持節

第七章 持節

    大唐群臣借白虹貫日異象,群諫李世民,使得李恪外放。

    這一場君臣較力明面上看起來自然是群臣勝了,但李世民倒也不會忍了這口氣。

    朝會之後,李世民非但開了特旨,破例把江都離宮臨江宮賜予李恪居住,做了李恪的揚州大都督府,更加李恪食邑八百戶,以作撫慰。

    但這還不是全部,所謂臨江宮和食邑不過是身外之財,李恪本也不缺,李世民真正叫群臣驚訝的舉動是加封李恪為淮南道黜陟大使,持節!

    李恪本就為揚州大都督,除揚州外,另督督常、海、潤、楚、舒、廬、濠、壽、歙、蘇、杭、宣、東睦、南和等十六州軍事,如今更加封淮南道黜陟大使,代天巡狩淮南道諸事,掌察所部善惡,舉大綱,巡省淮南諸州,有巡察、安撫、存撫之名。

    如此一來,東南半壁都將在李恪羽翼之下,東南官屬,上之刺史,下至百姓,俱沐其雷霆之威,如仰天神。

    但這還不是全部,真正了得的還是「持節」兩字!

    「持節」兩字看似尋常,不過是加在官職之後的簡單綴名,但朝中大臣都知道,這兩個字才是最為難得的。

    大唐州郡,大都督有之,黜陟大使亦曾有之,但自打李世民登基以來,還從未有哪個大都督得掌「持節」之名。

    節臣合計三等,上等使持節,可斬奸除惡,專殺五品以下下屬臣僚;中等持節,可殺暴民,除惡紳;下等假節,可殺違逆軍令之人,誅流軍。

    大唐於賜節之事向來卡地極嚴苛,當初李靖北伐突厥,何等大事,尚且未予賜節,可如今李恪外放,李世民竟使李恪持節。

    這幾乎是在告訴群臣了,李恪乃其愛子,眼下雖外放出京,但仍非外朝官吏可輕,若敢輕慢之,仔細官職和他們的項上人頭。

    可以想像,當李恪手持節鉞,身加兩職來到揚州時,揚州官場上下,誰人敢攖其鋒?李世民對李恪之寵愛,可見一般。

    而這在淮南近乎無上的權力,竟只是掌在李恪的手中,而李恪年不過十五。


    揚州大都督,淮南道黜陟大使,更予賜節,這樣的恩遇若是加於李靖、長孫無忌這等老成持重的開國功勳之身,倒也勉強合理,可如今的李恪年方十五,正是年少氣盛的時候,他手握如此重權,莫說是揚州道的官員了,就連朝中的袞袞諸公都覺不安。

    朝中眾臣紛紛上書,以楚王年少,尚難掌輕重為由,請李世民收回賜節之命,可卻被李世民一一打回,而李世民的理由也很簡單,楚王成年,可理政務,故得外放。既已可外放為官,為何不得賜節?

    李世民之言一出,頓時滿朝上下鴉雀無聲。

    昨日上表李恪成年,請予外放的是他們,如今說李恪年少,尚難分輕重,請收回節鉞的也是他們,他們所言前後不一,這豈非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李世民雖是開明之君,不以言罪人,但並不代表李世民沒有脾氣,他的忍讓不少沒有限度的。

    那日朝臣群諫,李世民已然生怒,只是皇子外放本就是慣例,而李恪又主動請命,故而李世民稍作退讓罷了。

    可如今李世民已然讓步,賜節皇子也不違大唐法例,他們若在得寸進尺,逼李世民撤旨,李世民不介意用幾條人命來維護他的帝王權威。

    要知道,李世民定鼎天下,登臨帝位,他腳下踩著的人命不知多少,再多上幾條也無傷大雅。

    既然請皇帝收回成命行不通,那唯一的路子便是指望李恪抗命了。

    延康坊,楚王府,午後。

    李恪正在王府內院的花園中賞景飲茶,看著這滿園春色本該是心情愉悅之時,可一封封自門外遞進來的書信,卻叫李恪頗為惱火。

    而信中的內容無他,無非就是規勸李恪當行事謹慎,抱持謙遜之心,退回李世民所賜之節鉞,以免鑄成大錯,失賢王之名。

    李恪看著自門外遞進府中的書信,既生怒,卻又覺得可笑,也是無一例外,都是將它們揉作一團,付之一炬了。

    「殿下,門外...」李恪剛剛將送進來的書信丟棄,又有一門子來到了李恪身旁,急忙對李恪道。

    李恪見狀,只當又是何人來信規勸於他,門子剛剛開口,李恪便不悅道:「本王不是說過了嗎



  
江謹言推薦:  長安風  
隨機推薦:  穿越星際:妻榮夫貴  女修重生指南  軍工科技  諜海王牌  魔本為尊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

搜"庶子奪唐"
360搜"庶子奪唐"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