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速中文網 > 軍事小說 > 從酋長到球長 > 第一百二十九章 戰前態勢(上)

第一百二十九章 戰前態勢(上)

    之所以夏國在新華城對東夷磨刀霍霍咄咄逼人,是因為到華四十一年末,情勢看起來已經十分明朗了。

    草河一代,三城聯軍擊破西戎,確保了後方的安穩。

    衛河採納了陳健的建議,在擊破西戎後在那裡築城防守,任用弟弟作為那裡的郡守,將衛城中一部分人遷徙到新城當中。打散了大量的西戎聚落,遷徙到新城附近,徵收賦稅。

    劇烈抵抗的抓為奴隸,抵抗不劇烈的則視為野人,分化統治。既滿足了軍功貴族的要求,又將那些人口轉化為城邑的力量,減少了全都作為奴隸狀態下的反抗。

    娥城經過一系列的內部鬥爭和萑等陳健扔去準備造反的奴隸的最後一波大規模反抗,不再有大規模的奴隸制度,取而代之的是將奴隸看做附庸的人而非可以隨便屠戮的畜生,催生出一大批可以脫產的士兵和新階層:他們的子女可以進入學堂學習,那些附庸的家奴幫著耕種、跟隨出征等。

    大部分自耕農則因為有這個故意扶植的樣板的緣故,期待著戰爭也期待著自己擁有家僕家奴,更期待著獎勵一些農具牛馬。

    作為首領的娥鉞和那些新興的知識官吏們則期待著更大的土地更多的人口以供自己管理,認識到鐵器農具牛耕的普及之下,人口意味著賦稅和財富,也意味著更多開墾的土地,將抓來的人作為奴隸對於那些軍事貴族們是件好事,但對於首領和官吏們並不是一件好事。

    西戎一戰中,夏國的火炮巧合之下打斷了西戎首領的雙腿,轟開了西戎的軍陣。經過改革之後的披甲步兵和夏國的投擲火藥的步兵配合,從轟開的缺口中衝進,大獲全勝。

    這一戰也讓娥衛兩城擁有了足夠的信心和隨之而來的野心,隨著布面鐵甲和一些簡單鐵皮甲的普及,娥衛兩城的步兵主力也發生了變化,走向了和夏國不太一樣的軍制。

    戈矛兵成為維護陣線的主力,沖陣的主力成為了披甲的重步兵,並催生出了一批專職的小軍事貴族,每天習練武藝技巧,耕種的事由家奴或是附庸在土地上的農奴負責。


    戰車依舊在平原作戰上發揮著重要作用,娥衛兩城的騎兵也配備了馬鐙,擔當起遊走側翼和快速繞後製造混亂的作用,不過決戰的主力仍舊是步兵。

    對夏國來說,這幾年時間也是發展的黃金時期。

    夏國內部也初步完成了墾荒、同化和工商業的發展,官吏控制下的嚴密組織讓農業產量逐步提高,生鐵熔鑄和熟鐵鍛打技術的初步發展讓鐵器五花八門,只不過沒有出現合格的鐵劍長刀,而是將重心都放在了初級的槍炮上。

    炮是青銅黃銅、槍是熟鐵,所以夏國除了一些特殊的工具外基本沒有大規模的鋼。

    利用沿河一帶方便通行船隻的優勢,將草河與榆城之間的各個城邑聯繫在一起,形成一個既被夏國割肉卻又不斷發展的詭異局面。

    十幾座城邑共同開設了熔鑄銅錢的作坊,夏國的銅幣成為沿河一帶的通用貨幣,新種植技術的推廣也讓各個城邑收益良多,一些低端的作坊也從夏國轉移到其餘城邑,促進的城邑之間的交流和凝聚力。

    扶植起來的親夏國的親貴階層逐漸控制了各個城邑的權利,首領基本上都立下了規矩讓那些在夏國求學的孩子繼承首領的位子,大量的親貴子女前往榆城學堂學習初步的知識。

    憑藉自上而下直接管轄到每一個里司的稅收制度和國家直接管轄的作坊和銅鐵冶煉以及對外貿易的技術優勢,夏國靠著七萬國人和四五萬的各種奴隸、半國人、野人和殖民地人口,供養起了一支四千人的野戰軍隊和一千多的半脫產公務人員。

    這樣畸形的結構固然是因為夏國可以養得起,也是因為夏國從一開始就是在為全面的戰爭做準備,否則不需要供養這麼多的脫產人口。

    如今最早一批徵召的士兵已經完成了五年的訓練,而後續源源不斷的成年人開始繼續服兵役,保證了軍力的穩固。

    整個夏國的高層和中層都在盼著一場戰爭,現在正是夏**力最為強盛的時候。如果再不打的話,就只能再等十年,等夏國當初融合完畢後第一批出生的孩子長大成年,可他們已經等不急了。

    全面爵等福利的制度也根本沒辦法撐下去,再不打的話夏



  
茅屋秋雨推薦:  
隨機推薦:  大盜賊  我在異界有座城  星際直播之我是大明星  星辰之主  三國之巔峰召喚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

搜"從酋長到球長"
360搜"從酋長到球長"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