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田一戰,讓前秦損失慘重,桓溫乘勢推進到灞上,直逼長安城。
前秦太子苻萇被迫撤到城南防守,皇帝苻健則親率城中所有剩餘的老弱殘兵堅守國都,然後由最高指揮官雷弱兒徵集國內所有兵力共三萬人,與苻萇會師,一起抵擋桓溫。
這時桓溫卻沒有選擇繼續出擊,而是停下來安撫百姓,讓他們恢復生產,一方面替晉政府做些宣導工作,三輔郡縣都向桓溫投降,百姓紛紛帶著美酒牛肉,爭相迎接慰勞遠征軍,男女老幼在道路兩旁圍觀,年老的人無不激動地感激涕零,哭訴道:「想不到今天才看到晉軍!」
而就在桓溫駐足之際,前秦軍隊已重整旗鼓,苻雄親率騎兵七千人,突襲子午谷的司馬勛,在西部戰場上大獲全勝,司馬勛無奈只得暫時撤到女媧堡固守。
在這節骨眼上,東晉流民首領郭敞,突然生擒了陳留郡長劉仕,然後帶著所有部眾投奔姚襄,首都建康大為驚駭,緊急寫信給桓溫,並任命政府文官部長周閔,當中軍將軍,進駐中堂,豫州督導官謝尚,則從歷陽回軍,保衛京師,沿江兩岸都進入緊急狀態,嚴密戒備。
桓溫接到來信,頓感無奈,但北伐進展順利,豈能輕易言退,搞不好就功敗垂成了,可是繼續推進恐怕會耗費許多時日,而姚襄的才華有目共睹,若是被他鑽了空子,雖滅了前秦,但讓建康淪陷,仍舊得不償失。
他雖糾結,部將們可是躍躍一試,順陽郡長薛珍就率領一支別動部隊偷襲前秦,結果大有斬獲,然後興高采烈地向桓溫展示成果,希望桓溫果斷下令繼續推進。
這時前涼的王擢也傳來捷報,攻陷陳倉並成功斬獲了前秦的扶風郡長毛難。
各方訊息都顯示此戰必能一舉將前秦剿滅,可桓溫還是拿不定主意,一時陷入僵局。
華山的隱士王猛似乎都有點看不下去了,匆匆趕到灞上晉見桓溫。
北海郡(今SD濰坊境內)人王猛,自幼喜愛讀書,性情坦蕩灑脫,志向遠大,不斤斤計較瑣碎的事務,一心想做大事。他若生在王公貴族之家,必定被人推崇尊敬,但在窮困潦倒的環境裡,不免被人認為是眼高過頂、不切實際,也因此倍受鄉親父老們的輕視。
而王猛全不在意,自得其樂,專心研讀經史,吃不上飯的情況下都念念不忘治國大義和權術謀略,因天下大亂,所以隱居在華山靜候時機。
一晃數年過去,已是而立之年的王猛終於迎來了人生中的第一個機會,東晉第一人桓溫率軍入關了,若能得他賞識,必能攜手開創一番新局面,於是懷揣著異常興奮的心情,精心從兩套衣服中挑選了一套不是那麼破舊的粗布衣衫前往晉謁。
晉軍看到這個落魄文弱的書生,多半投以鄙夷的目光,但桓溫倒覺他眼神堅毅,氣勢不凡,於是向他詢問對於當今天下局勢的看法。
王猛一邊手捫虱子,一邊侃侃而談,旁若無人地把心中所想一一傾訴,無論是大下大局還是內政外交,無不頭頭是道,令桓溫大感驚異,想起近日的情形,忍不住問他:「我奉天子之命,率精銳遠征軍十萬人,為人民掃除殘餘的盜賊,可是三秦的英雄豪傑卻沒有人來投奔,這是什麼緣故?」
王猛淡淡地答說:「閣下從遙遠的數千里之外,深入敵人國土,長安近在咫尺,大軍卻不肯渡過灞水,百姓不知道閣下到底是什麼打算,所以沒有人敢來投靠,恢復中原的絕佳機會就在眼前,這不是國人多年來的夙願嗎,在下也好奇大軍為何遲遲不肯推進?」
桓溫默然以對,惟有嘆息:「江東那麼多人,卻無人能與你相比啊!」於是讓他擔任參謀主任,接著又準備提拔他為大營指揮官。
王猛則略感失望,桓溫固然也是一代豪傑,可惜與心中預想的那個戰友還是有一定差距,當年率萬人伐蜀,是何等氣勢,如今有絕對的優勢卻不能長驅直入、一鼓作氣拿下長安,著實可惜,思來想去還是婉拒了任命,仍舊回到自己的小窩,踏踏實實過完餘生也就算了。
為你等了那些年,相遇卻知沒有緣,人生仿佛瞬間失去了意義,再沒有昔日的萬丈豪情和滿腔宏願,一切都變得蒼白不堪。
歷史上雖有許多壯志難酬的例子,但王猛有幸沒那麼悽慘,雖錯失了桓溫,將來還有一位更出色的夥伴等著他。
第153章 王猛捫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