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前幾章關於驅逐艦、戰列艦的問題,或許是因為我沒有解釋清楚,所以引起許多讀者的誤解。
首先我引用一段史實:
決定開始建造戰列艦大和號的時候,最激進的航空主兵主義者橫須賀航空隊副長大西瀧治郎大佐衝進了軍令部要和人拼命,他對軍令部次長古賀峰一說:「造大和是一個時代的錯誤,造一艘大和號的錢能造3000架飛機,你給我3000架飛機,我能把所有的艦隊都炸沉。」
古賀峰一也沒有訓斥大西瀧治郎,而是很困難地尋找著詞彙來想法子說服他:「大西,我不反對航空兵,但是你要知道,天皇出巡必須坐八匹馬拉的馬車,一個國家也一樣,必須有戰列艦。別人有的,我們也要有,這就叫做國家的面子,叫海軍的面子你知道嗎?」
大西瀧治郎還在絕望地掙扎:「那少幾匹馬行不行,咱不用八匹馬,只用四匹馬,四匹馬拉的馬車也挺氣派了。」
「不行大西,這不是我古賀次長能夠決定的。」
上面這段對話發生在1937年,當時航母還沒有任何戰績,古賀峰一當時是聯合艦隊的軍令部次長,海軍中將,也就是後來山本五十六死後接任聯合艦隊司令長官的那個。
這說明鬼子在二戰還沒爆發的時候,已經認識到航母的重要性且知道航母將淘汰取代戰列艦。
但因為各種原因或者慣性繼續建造戰列艦。
之後二戰發生的戰事恰恰證明這個理論是正確的。
原因是戰列艦幾乎所有的設計都是針對艦對艦的海戰,「大炮」是為了擊毀敵方軍艦,「裝甲」是為了防禦敵人的攻擊,這就是「大炮巨艦」理論。
但縱觀整個二戰,幾乎沒有大規模的「艦對艦」海戰,航母把敵我艦隊距離拉開了,幾百公里外發生戰鬥決定勝負是常態。
而戰列艦,「大炮」完全不起作用,因為連敵艦的影子都看不到,「裝甲」同樣不起作用,飛機的攻擊是自上而下的,魚雷的攻擊是水線下的。
縱觀整個二戰,戰列艦大多是艦隊的累贅,它扛著大炮和厚重的裝甲速度不可避免的成了短板,而且目標大很容易成為飛機的圍攻目標,結果是驅逐艦拼命掩護這些無法發揮作用的戰列艦逃跑。
唯一一次大規模艦對艦的「近身作戰」,應該是雷伊泰灣海戰,那也是因為美軍上當受騙造成的。
我憑記憶描述,不太記得清人名,有興趣的書友可以網上搜索「雷伊泰灣海戰」。
大致情形是這樣的,當時鬼子聯合艦隊航母雖在,但艦載機差不多已經打完了,就決定鋌而走險用航母做誘餌,把美軍主力航母騙走,脫離了登陸艦隊追擊。
接著隱藏在後方的以戰列艦為主的艦隊突然殺進美軍登陸艦隊。
鬼子成功了,這才有了一次艦隊的近身作戰,但最終鬼子艦隊還是在美軍強大的火力下倉皇逃竄沒有造成多大的戰果。
所以,淘汰戰列艦的是航母,它改變了海戰模式使戰列艦無用武之地,這一點毋庸置疑。
淘汰時期是二戰,二戰還沒開始打,已經有許多國家包括鬼子都意識到戰列艦要過時了,二戰結束就基本沒造戰列艦了,印像中都是把未完工的造完,毛子好像造了一艘,法國的最後完工,也是戰時未完工的續尾。
有些書友認為是導彈淘汰了戰列艦,這應該是受自媒體的誤導,我在網上一搜還真有自媒體給出這結論。
反艦導彈直到馬島海戰才受重視,那時已經是1982年了。
而最後一艘戰列艦是法國的「讓巴爾」號,1955完工,僅服役6年,除了轟炸埃及外就是作為訓練艦,1970年解體,跟反艦導彈的發展基本處於兩個層面的東西。
簡單的說,反艦導彈出現在世人面前時戰列艦已經被淘汰,當然不可能是因為導彈淘汰了戰列艦。
最後,本書的思路,其實是用飛機幫助法蘭西海軍奪取海權。
法蘭西的位置很特殊,距離英國只有100多公里,德國就在旁邊。
英德使勁發展戰列艦,法國已經遠遠落後,不可能在這方面跟上。
何況為什麼要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