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節 殲滅
此時日本的坦克工業只能生產出性能低劣且數量極少的坦克,不容否認的是,使用的戰略及其它方面也是絕對的落後。日俄戰爭以後,日本陸軍的作戰水平逐漸出現了停滯趨勢,由此導致的落後在30年代已日益明顯。
這一方面是因為它缺乏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實戰經驗,無法深切體會新技術兵器對戰爭樣式提出的變革要求。以世界大戰為機,各種軍備起了劃時代的大變化,參加世界大戰的列強,以進步的火器,發達的飛機,機械化的軍隊為主,並使用科學戰器等等,堅持五年之久,各竭全國之力,耗盡人力與金錢,從事各種戰爭,是已完全具有近代的設備,歐美各國陸軍經歷的上述進步是日軍所缺的。
另一方面,日軍由於20多年來持續不斷地同弱敵交戰,常常輕易取勝,從而產生驕傲情緒,自以為無敵天下,放鬆了陸軍現代化的進程。錯誤的經驗告訴他們,用很小的力量,在最短的時間,勝利就會唾手可得。然而,以往那些拚刺刀式的戰爭充其量不過類似於18、19世紀西方國家征服殖民地,一般來說,對手的軍事素養和技術水平都很低劣,日軍憑藉稍好的物質裝備和優良的單兵技術便足以取勝。
此外,作為海島國家的日本,更側重於發展它的海軍,為此耗費了巨額資金,但日本有限的財力和薄弱的基礎技術力量不允許同時維持強大的陸軍和海軍。以1918至1931年為例,海軍的預算一直高於陸軍,個別年度甚至為陸軍的兩倍。此長彼消,陸軍建設不得不因此受到嚴重影響。
果然,不出林效范所料,當這位裝甲團長率隊來到偵察坦克剛才開炮所在位置後,並沒有發現日軍大規模坦克群的影子,等到繼續前進了一段路程,才發現大量跟隨在日本陸軍士兵後面,緩慢前進的坦克。
而那些坦克,現在完全是從屬於陸軍士兵,為他們的作戰服務的。
但是對面的瀨谷啟,在看到這邊中**隊的配置後,臉上卻是先愕然失色,隨即滿是大喜。
「好機會,竟然遇上落單的中**隊坦克,他們竟然沒跟步兵在一起!」
這位支隊長,立刻作出反應,讓自己的坦克97式和89式前出吸引中國坦克的注意力,步兵趁機從旁邊突破,利用手上的擲彈筒和反坦克炮,和日軍部隊的坦克一起,逼近摧毀中國坦克。
這位支隊長,現在想到最好的攻擊方式,就是像森林裡獵熊一樣,利用人多勢眾,你一槍我一炮,從各方發起襲擊,將落單脫離了步兵的坦克,就像沒有了媽媽「照顧」的巨人孩子一樣,予以消滅。
日軍的97式和89式,立刻奉命突擊,而第10聯隊的日軍步兵,也同樣開始對坦克進行側面包抄,企圖利用坦克周遭視野不靈活,反應遲鈍的弱點,以日軍步兵靈活且不畏死的衝擊,來摧毀這些坦克。
20、30年代,日本陸軍的作戰指導思想出現了濃厚的唯意志論傾向,即過份誇大人的體力、精神力在戰爭中的作用,迷戀於用士兵的近身接戰和白刃格鬥戰勝對手,但同時卻漠視軍事技術的更新和戰備物資的保障,刻意貶低武器因素,試圖以精神力量彌補物質不足,以拼命主義代替科學指導。天皇制軍隊本質上封建的意志z義造成了他們對物質數量的輕視,甚至以「大和魂」萬能來否定事物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這些思想實際上仍停留在1914年以前的水平——那是一個主要依賴人力、武器在用兵上還不占很重要地位的時代。
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已使人類的軍事學術發生了巨大轉折。在19世紀末開始興起的第二次工業革m中,電氣和冶金技術飛速發展,導致了飛機和坦克等高技術兵器的出現,它們很快在戰場上表現出極其重要的絕對價值,火力已代替人力成為戰場上實施突擊和殺傷敵人的最主要手段。
英**事理論家富勒甚至認為:
「武器之良窳亦戰爭勝負之樞紐,勝利之秘密,百分之九十九繫於武器之改進,雙方之戰爭不過為武器之爭鬥,改進武器愈速,愈有勝利之把握。」
顯然,日本軍事領導人和他的基層官兵,並沒有深入領會這一點。由此也很能想像,他們會對坦克這一新興技術兵種抱有真正的熱誠,同時又能表現出相應的創造力。現在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