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節 總結
南京保衛戰,是淞滬會戰後主力部隊遭受重大損失的困難情況下進行的,表示了中國政府抗戰的決心。
這次南京保衛戰,就其戰略設想而言,還是非常正確的,雖然初期有很大瑕疵,但是在國民政府馬上更改決定的情況下,還是基本得以改正,不過就戰役結果而言,南京保衛戰卻並不是一次非常成功的作戰。
到了現在,范哈兒覺得是時候好好總結一番這次南京保衛戰的時候了。
至於目的,自然是為他接下來準備接手南京保衛戰,作一些指導思想的準備了。
當初決定固守南京的政治因素,是因為南京是首都,為國際觀瞻所系,又是孫總理的陵墓所在,不能不守,守的目的則在於提高國家與軍隊之地位與聲譽,能多守一日,即民眾多加一層光榮。
決定固守南京的軍事因素,則是為了阻止敵人迅速向我軍進逼,從而贏得時間,以掩護我前方部隊之休整和後方部隊之集中。
事實上,歷史上的南京保衛戰,政治、軍事兩個方面的目的均未真正達到,所以說在戰役上失敗了。不過如今戰局有了新的變化,很明顯,南京保衛戰,已經成為了一面旗幟,一面將全國人民都吸引過來,進行積極抗日的旗幟。
不論戰鬥的勝敗結果如何,只要這次南京保衛戰,能夠如何老蔣設想的再打上15日,甚至哪怕是再打上10日,也足夠保存下這面旗幟的精神,今後繼續引導國人抗戰了。
國民政府的抗日戰爭總戰略是「持久消耗戰」,其基本要求,就是在敵強我弱而敵欲迅速擊滅我軍主力的情況下,避免過早決戰。
按照設想,我軍將會依靠自身廣闊的國土幅員和巨大的戰爭潛力,以空間換取時間,在逐次抗擊中不斷消耗敵人,同時又儘可能地保持和發展自己的軍事實力,以獲得持久抗戰的最後勝利。
蔣介石曾多次闡明這一戰略的中心思想:「敵人的戰略是速戰速決,我們的戰略是以持久抗戰消耗敵人的力量,爭取最後的勝利……我國此次抗戰,其要旨在於始終保持我軍之戰鬥力,而儘量消耗敵人的力量,使我軍達到持久抵抗之目的」。
從中日兩軍戰後的情況看,歷史上的南京保衛戰沒有達到儘量消耗敵人、保存自己戰鬥力的戰略要求,相反地,國家自己的軍事力量消耗過大、損失過大,更不利於持久抗戰,所以實際在戰略上反而是失敗的。
如今南京保衛戰,很多方面仍舊照搬了歷史上南京保衛戰不正確的地方。歷史上的失敗,固然是由主、客觀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但如僅就戰略角度而言,則最主要的是繼續淞滬會戰的失誤:政府統帥部在理論上已經認識到,並且在口頭上一再宣稱打持久消耗戰、打攻勢防禦戰,但主要決策將領囿於已經形成的軍事思想和慣用戰法,實際上執行的是單純防禦方針。
而現在,很多地方依然如此,例如當日軍集中兵力進攻南京時,戰區在杭州方向有第10集團軍,在皖南地區有第23、第11、第16、第15等集團軍,最高統帥部連續下令命其一退再退,並未採取任何策應南京作戰的積極措施,而令南京衛戍軍困守圍城、孤軍奮戰。假如戰鬥一爆發,就立即組織一部兵力向日軍後方實施運動攻勢作戰,則南京的形勢必有一定程度的緩和。現在雖然在范哈兒大肆宣揚南京保衛戰的情況下,調來了大量援兵,但是這些抗日意志不堅的部隊,真正在戰場上起到的作用,卻是並不那麼明顯。
其實,此時日軍的後方也相當空虛。以第10軍為例,當其第18師團在誓節渡、郎溪、十字鋪地區擊退中**隊第75軍、第54軍,於7日占領宣城後,全軍3個師團、1個旅團全部在第一線,在其漫長的後方交通線上僅在石灣塘、宣城各留置半個步兵大隊,在吳興、泗安、廣德各留置1個步兵中隊。如攻擊其側背,切斷其聯繫,日軍決不會置之不顧而仍以全力進攻南京。
再以「上海派遣軍」來說,其後方情況與第10軍基本相同,雖然留置於滬寧鐵路線上蘇、錫、常、鎮的兵力比第10軍多,共約1個師團,但仍有廣闊的活動餘地。最典型的例子,南京失守後第66軍和第83軍突圍失散,第66軍參謀處處長郭永鑣在句容九華山的墓東村收容潰散的官兵,從12月14日至
第二百二十六節 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