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政王
隆平二十九年八月十二,帝頒聖旨立嫡長孫段氏玄瀾為皇太孫。
——詔曰:自古帝王繼天立極,撫御還區,必建立元儲,懋隆國本,以綿宗社無僵之休。自朕登基以來凡軍國重務,用人行政大端,未至倦勤,不敢自逸。緒應鴻續,夙夜兢兢,仰為祖宗謨烈昭缶,付託至重,承祧行慶,端在元良。昭明太子代駕親征,戰死邊關,朕心甚痛,不可見忘。然過不可一日無軍,亦不可一日無儲。太子嫡長子段玄瀾,為宗室嫡長孫,日表英奇,天資粹美,天意所屬,茲恪遵初詔,載稽典禮,俯順輿情,謹告天地,宗廟,社稷,授以冊寶,立為皇太孫,續位東宮,以重萬年之統,以繁四海之心。
布告天下,咸使聞知。>
聖旨一出,朝堂眾臣都被驚的呆立當場。
當天當然什麼事都沒有議成,有人跳出來請陛下收回成命,被隆平帝一頓批——國之儲君豈可朝令夕改;更有人冒死上諫,坦言皇太孫年幼,不足以擔當大任,恐會皇權外落——隆平帝當場直言,朕莫不是已經死了,駭的眾官兢兢請罪。
事實上立儲之事乃是朝堂大事,歷朝歷代下來,哪一回不在朝堂上爭個幾年,皇子們不鬥上個幾年的,向隆平帝如今這樣——突然一個消息砸下來,也不怪各個大臣都被砸蒙了。
很明顯在他們還在糾結徘徊在太子究竟是否真的死在邊關的時候,最上層的那些人,已經爭鬥過幾個來回了。
前朝文臣世家把持朝政,凡事總要吵上幾天,上諫,彈劾——立儲這種大事,皇帝更是別想一個人決定,非得朝堂上扯個幾年,幾個皇子的勢力都見分曉了,各派各家都參與進去了,最後再看皇帝的意願定下來。
然而夏朝開國六十餘年,幾代皇帝都是鐵血殺伐之人,開國勛貴老將也還在,文人無法掌控朝堂,隆平帝更是——朕用筆桿子寫好的東西,你想用嘴皮子和我扯,那就先把你給砍咯。
當然除了反對的那些人,更多的是出列高喊「陛下聖明」的人——這一些人多為原東宮一脈的人,還有近段十日祈舜拉攏過來的人。
祈舜今日也身著朝服站在朝堂上,隆平帝都頒布立儲的聖旨了,他再躲也沒什麼意思了。站在朝臣的前列,他一回頭,倒是能將底下那些大臣們的小動作看的清清楚楚。
老二康王站在他前兩位,他看不見他的面色,但光看背影,就已經足夠僵硬了。
再抬頭,就能看見玄瀾了。
尚儀局連夜趕製出了太孫的服制,明黃黑紋的四爪蟒袍,看著就威嚴凝重。玄瀾並沒有站在朝臣前面,反而站在龍座旁皇帝的身邊——有大臣站出來反對他或者擁戴他的時候,他竟然沒有一點的得意與羞惱,目光坦然,臉色平靜,已然有幾分掌權者的氣度。
文官之列第一人,左相王嶸突然執笏出列,祈舜心裡一緊,但他沒想到王嶸竟然是出來高喊:「吾皇聖明,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明顯意識到隆平帝心意已決,眾臣都跟著呼喊:「吾皇聖明,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汪福全出來喊:「退朝——」
朝堂之上初初落下帷幕,朝堂之下的一切卻才剛剛開始。
下朝後祈舜被叫去拙政殿,昨日深夜父皇身邊的暗衛首領應德親自找到他,他現在已經知道他那二哥想做些什麼了。
即使這幾日大家明爭暗鬥,他心裡也有所預料,但聽到應德親口所說的那一刻,他腦子還是燒了起來,咬牙切齒就剩下了兩個字——他敢!
片刻後冷靜下來,他敢,他當然敢,弒兄都敢,逼宮怎麼就不敢了!
匆匆趕到拙政殿,殿內空無一人,只有隆平帝坐在上首等著他。
那一瞬間其實他是有點恍惚的,因為走進了再看——他這一世看做親生父親的人竟然老了這許多。
&九,朕立玄瀾為皇太孫,你有什麼想說的嗎?」
祈舜錯愕,他……能有什麼想說的?反應過來後苦笑:「父皇……多慮了。兒臣若有二心……就不會千里之外護送玄瀾回京了。」
山水屏風後面,玄瀾抿起了嘴。
&五至尊之位,你就一點都不心動?」隆平帝抽搐一張空白的聖旨,飛龍走鳳寫完一張易儲的聖旨:「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