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遠送到吏部的公文,並不是什麼很大的人事調動,只是一個縣令的升遷而已。
一個縣令卻讓皇帝親筆點名任命,這讓吏部的官員們都驚了一下,有人說道:「這個王元舉,如果下官沒記錯的話,應是武德元年科舉三甲第一吧。」
「確是此人。」李正方點了點頭:「看來,陛下對他是青睞有加啊。」
「嘖,這開國第一狀元,就是不一樣啊。」官員語氣多少有些酸溜溜的羨慕,這也是人之常情,多少為官者一輩子都見不到皇帝一面,更別說這種看重了。
「好了,別酸了,人家的才能確實出眾,這元年的科榜啊,可是一個比一個有才華,大有門道,恐多出未來之棟樑啊。」李正方感嘆了一聲,又問:「委任狀擬好了嗎,還有官憑。」
「都準備好了,請大人過目。」屬下官員說著遞上公文。
李正方仔細看了一遍確認無誤,這才蓋上公章,交還道:「傳去興河縣吧。」
「是。」官員恭敬接過,領命而去。
數日後,濟陽郡興河縣。
王元舉剛從外面回到縣府,縣丞便迎了上來,聲音透著驚喜:「大人,吏部來信了。」
一般這種情況下,都是有升遷的跡象,縣丞之所以驚喜,一是為王元舉高興,二來,這縣令升了,他這個縣丞也有極大的可能順上一步。
「哦?」王元舉倒是並沒什麼波瀾,接過密封書信後拆開看了起來。
信中內容,簡單明了,即朝廷調令其前往益州永安郡任職主薄,其縣令之職,則由興河縣丞擢升。
這可以說是連跳了,因為永安主薄乃正六品,一般地方縣令往郡里升,都會先來一波郡府中書錄事,以為資歷,但王元舉卻直接略過了此職。
「大人,信中如何言說?」縣丞忍不住追問。
王元舉看了他一眼:「陛下讓我去永安任主薄。」
「什麼!?」縣丞聞言嚇了一大跳,一臉不可思議道:「這,這,下官還以為是中書錄事,大人要在此職熬上兩三年才能到主薄位置,沒想到竟是直接晉升了!」
「而且是陛下點的名!?」縣丞反應過來,眼睛已經瞪的老大了:「大人啊,陛下慧眼,您這是前途無量啊!往後可不要忘了下官啊。」
說著又連忙拱手:「恭喜恭喜,恭喜大人!」
「同喜同喜。」永安在蜀中,王元舉難免升起了一些歸鄉之情,笑容滿面道:「也恭喜李大人,升任興河縣令。」
「啊?吏部有此令文?」縣丞壓著激動問。
「是的。」王元舉說著,將公文遞給了縣丞。
後者慌忙接過,打開一字不漏的看了一遍,再壓不住情緒,興奮握拳:「太好了!太好了!皇天不負有心人,陛下說得對,只要為官以民,朝廷是一定能看到的!」
言罷,又朝王元舉作揖:「這兩年裡,承蒙大人施政,下官才能有此政績。」
王元舉擺擺手道:「興河能有今日之民生,乃縣中上下官吏克服困難、齊心協力所為,非本官之功也。」
縣丞一臉正色道:「大人過謙,若無您大刀闊斧,帶領士農工商,興河豈有今日之象。」
「好了好了,你我就不要在這裡互相吹捧了。」王元舉無奈笑了笑:「就此事,也該通知一下縣內同僚們,也好做一些交接工作。」
「大人說的是,下官這就去安排,祝賀大人高升。」
「同僚一場,相處兩三年,馬上就要離開興河了,走前聚一聚是應該的,但別搞太複雜了。」王元舉叮囑。
縣丞想了想,試探性道:「臨鳳樓大人意下如何?」
王元舉稍稍點頭:「行,麻煩李大人安排,這頓酒宴不准用公款,我自拿俸祿即可。」
「這怎麼行,我與大人同喜,而大人馬上就要去永安了,臨別之際,自當由下官做東。」
「不必,李大人太客氣了。」
兩人又是一番客套,王元舉並不是那種不近人情的人,相反,他當縣令的這段時間,將人際關係方方面面處理的恰到好處。
當天晚上,興河縣的一眾官吏們在臨鳳樓聚會,慶祝王元舉和縣丞高升,席間,吏員們忙著不住彎腰倒酒,極盡討好奉承。
從縣令到郡主薄,這屬於青雲直上,就前途而言,誰知道王元舉後面能到什麼位置,這由不得人們不巴結,說不定,以後還是一棵大樹可靠呢。
場上氣氛熱鬧,王元舉毫無意外的喝醉了,不過臨別送行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