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速中文網 > 科幻小說 > 日月永在 > 第二百四十三章:編修《建文大典》(中)

第二百四十三章:編修《建文大典》(中)

    乾清宮裡,朱允炆沒有先介紹自己對於《建文大典》的構想,而是將南直隸省考的考捲髮下去,讓四人先看了一遍,不出意外的,四人俱都不由自主皺起眉頭。

    「南直隸的考題,有的是民生方面,也有經商和律法方面的,不出意外,考的一塌糊塗。」

    朱允炆輕笑著搖搖頭,倒是替這些考生說起了好話。

    「沒辦法,是朕想的簡單了,讓一群沒有當過官的人來動筆治理地方,哪裡考得好呢。」

    平素里大家喝酒的時候總能吹的山呼海哨,真遇到具體事件,這群基層的士子學生可就麻了爪,絞盡腦汁也不知道該怎麼辦,除了假大空的大道理說的比誰都順溜。

    「我記得翰林院在洪武年的時候,還煞有其事的編修過一本《縣令到任須知》以及《責任條例》,有這麼回事吧。」

    聽到朱允炆問起這件事,四人都笑了起來。

    洪武年,很多翰林進士下放基層任縣令,但縣令的工作跟他們在京城裡搞學問那完全是兩碼事,很多學子到了地方瞬間兩眼一抹黑,根本不知道該從哪裡下手,更別提開展工作了,為此,太祖皇帝找了幾個類似後世的優秀縣令,召集他們到翰林院編修了這麼一本為官指南。

    一個縣令下到地方,首先要抓哪些工作,其次要走訪哪些地方,最後要處理哪些疑難雜症,那本書上都有。

    這本書有多厲害呢,一個縣裡大小事項一百餘條,可謂事無巨細都給你講的一個明明白白,你不用費腦子請師爺,就拿著這本書按照上面的步驟去施政,包管三年地方省府的吏考能過。

    後來,有的家庭條件好的官員更加懶惰,乾脆請一個師爺,讓他按照這本書來代行縣令職責,自己在家躺著睡大覺,吏部又一人發了一本《責任條例》,這兩本書,就是大明進士的必修課文。

    而這兩本堪稱為官教科書的題材,從洪武年一直貫徹到清末。

    這也就是所謂的按綱施政。

    太祖的意思就是我不需要你有你的想法,我只需要你按照我的想法來當官就成。

    一本《縣令到任須知》,讓無數進士縣令在下放的時候,無論他是去遼東還是去甘肅,亦或者去福建、兩廣、雲南,他到地方的所作所為都是這般生搬硬套,根本不懂得變通。

    曾經也不是沒有那種心高氣傲之徒,他們倒是挺有思想,覺得做官不能這般生硬,不能搞按綱施政,他們覺得自己可以治理好地方。

    誰還不會治個國了?

    結果就是他自己的想法搞得更是亂七八糟,被太祖氣的一刀砍翻,從此嚇得這天下縣令都老實下來。

    小本本治國成了明清兩朝的常態。

    「朕看了這本《縣令到任須知》,也看了《責任條例》,有感而發,這才想要編修一部《建文大典》來,你們倒是可以理解為新的《為官須知》。」

    聽了朱允炆的意思,楊士奇第一個表示贊同。


    「陛下聖明,為官須知這種東西,確實是非常重要的。士子寒窗苦讀,讀的書到底都是一些大道理,深入基層安民地方,根本用不到什麼聖人言論,確實需要一些指導的為官教材。」

    先說完這些吹捧的廢話之後,楊士奇又提出了擔憂和質疑。

    「但是恕臣直言,施政還是需要因時、因地制宜,不能按照印刷術那般,一次性製造一大堆一模一樣的縣令,距離中樞近的江南地區還好些,但是偏遠省份,光一個民族風土問題就打得頭破血流,像兩廣和貴州,至今仍然是一天一小打,十日一大打,流血事件層出不窮,這些問題哪裡是一本為官須知能解決掉的。」

    一本為官須知,就好比是工廠的流水線,批量生產了一大批仿佛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官員,甚至連他們的思想都是一模一樣的,漢民集中的中原地帶還玩的轉,漢土混居的邊疆那可不行。

    明清兩代,我國跟少民的衝突持續了六七百年就沒有停止過,出兵平亂的血腥鎮壓那更是不勝枚舉,僅洪武一朝,就有數十起出兵超過一萬的大型鎮壓戰役,兩廣、貴州、雲南、遼東、甘肅和福建,都有平亂鎮壓的記載。

    土民伸手要權,甚至要獨立,搞國中國,往大了說這是分裂國家,往小了說,誰都想當土霸王,寧為雞頭不為鳳尾嘛。

    「沒錯,朕就是基於這個考量,所以才要喊你們來一同商量這《建文大典》的編修工作該怎麼寫。」

    朱允炆不住頷首,而後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朕打算,將這《建文大典》分門別類,設人文、政治、經濟、青史、律法、文數、運動等幾大類。」

    四人埋頭開始在各自的小本本上抄記,耳邊聽著朱允炆的不住念叨。

    「每一個大類要收集自先夏商時期就開始有文字記載的,我中原與周邊國家的所有事情,將其分門別類的歸置在一起。

    比如人文,在這個大類中要包括各地方的風土人情、各民族的文化習俗、百姓日常的一些生活常識、以及除我大明以外的各國國情。

    記述下這些事情的目的,是為了讓將來沒有一個新的官員都有一定的知識儲備,讓他們到一個新的地方後,懂得如何了解並尊重地方的文化差異,聰明的,更會利用這些知識來穩固管理或者說統治。

    政治,這個大類朕的想法是包括時事、朝廷的施政綱領、朕和內閣一些發表在求是報上的思想論調。

    學這個知識的目的,是為了讓那些基層的官員胥吏能夠在思想上跟朕與內閣保持高度的一致,不能任由他們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以免施政跑偏。

    經濟的話,這一塊大類暫時不要觸動太深,朕還在構思,就簡單的先提兩句,比如商業可以富國富民,要鼓勵民間商業行為勇於改革開放,其他的一些論調暫時控制一下。

    青史,自夏商時期至今朝,這一塊是最好收錄和整理的,就將我華夏幾千年下來的各朝隨著時間線的推移都記下來,包括除我大明以外,咱們那些鄰居撮爾小國的發展,有文字記述的也給記下來。

    古人云,以史為鑑,可以知興衰。讓他們多學學史書,方便他們知道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

    律法就比較重要了,除我大明現行法律以外,自法誕生之前的禮開始,到今朝所有跟禮、法、信有關的內容都記述上去,包括隋唐、兩宋時期官修整理收錄的律法文書選集都要一字不落的收錄起來。

    至於文數,即文學與數學,文學不用多說,只提數學這一項。

    朕看了一下早前兩宋和逆元時期,我中原的數學進步,包括朕研究推行的現在替代文字流通於市場使用的『大明數字』,這些都要記錄進去。

    而最重



  
煌煌華夏推薦:  大明太師  首輔  楚書,太祖皇帝本紀  
隨機推薦:  都市神級聖醫  霍格沃茲的遊戲製作人  lpl的東京女外援  凶獸入侵:一鍵屬性提取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

搜"日月永在"
360搜"日月永在"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