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林父選擇投奔中行吳是一種無奈。
他們從衛國帶著封邑脫離,以前沒得選也就接受呂武的安排去了新的地方,等待荀氏吞併了衛國,怎麼可能不想著重歸故里呢?
中行吳管理的荀氏、中行氏、智氏、程氏和輔氏是很大的一批人,由於中行偃作死的關係,很多附庸貴族皆是脫離,代表著立國之後的中行吳會很缺乏人才。
什麼樣的人才能算得上是人才,是個人才又是什麼樣的出身呢?起碼需要是一名「士」。而從「士」的身份再往上,怎麼都不能目不識丁吧。
現在這麼個年頭,強不強大就看國中有多少貴族,掌握的土地狹隘就代表沒有地盤容下更多的貴族,地盤大則貴族也就多,貴族一多就代表能拉出來的兵力會多。
孫氏等從衛國脫離的貴族想要重歸故里,中行吳亟缺充實各方各面的人才,雙方也算是一拍即合了。
從齊國脫離的崔氏等一批舊齊國貴族,他們選擇陰氏當然也有自己的打算。
按照崔杼的原話:呂武領導下的陰氏必然會繼續強大下去,尤其是陰氏立國的位置太過於得天獨厚,以後陰氏所立的國家必然是下一個晉國(指霸主)。
陰氏會強盛只是一方面,更為現實的是陰氏掌握的地盤非常大,哪怕被安排去某處開荒,第一代人可能會難受一些,子孫後代則是會受益無窮。
呂武本心是不想接受太多的貴族,問題是解朔和崔杼先後表態,變成了不接收不行。
事實上,對范氏和荀氏這種沒有改革之心的家族來說,接收越多的貴族越好;然而陰氏是想著變革,接納的貴族越多就代表變革過程會出現更多的阻力。
「我家自然亦有貴族。然,不可使之封邑多也。」呂武自己就是從臣子身份打拼起來,對貴族有防範之心是一種必然。
立功得賞是一種正道,陰氏也不可能不讓人立功。
現在擁有多少城邑代表著掌握人口、資源和武力,需要拿捏住什麼樣的度就顯得極為關鍵了。
在接下來,也就是立國之初,呂武肯定會拿出一套制度,相關的政策也會當即實施,沒有打算給予一段緩衝期。
作為嫡長子也是第一順位繼承人的呂陽不會跟著一塊去「洛邑」。
他在現階段又不可能繼續待在秦地那邊,來「新田」負責處理一些事項。
也就是,陰氏從晉國人臣將變成一國之主,需要跟晉國完成城邑歸屬的交割,再來就是雙方關係出現根本上的轉變,人員往來以及商業貿易需要有一套新的規矩。
同時,陰氏立國之後要自行有一套規矩,呂武不太好出面直接跟解朔和崔杼等人一一解說,由呂陽出面則是正好。
等於說,呂武再次給機會讓解朔、崔杼等人去選擇,同意奉行陰氏的規矩就一塊走,不願意還有機會能夠留在晉國,或者去投奔其他諸侯。
這種事情提前說了好,等他們過去再提及就是在坑人。
明明能夠好聚好散,何必弄成了仇人,是吧?
如果那些人接受,願意執行陰氏的規矩,以後也就別有什麼怨言。
春暖花開之際,到了呂武、士匄和中行吳約好的時間,三家一起從「新田」出發,踏上了前往「洛邑」的路途。
三個人走了一段路,沒有少回頭看向「新田」,臉上基本都存在或多或少的追憶。
呂武已經忘記自己什麼時候第一次到「新田」,當時都發生了一些什麼事情。
如果說「新田」給呂武留下了什麼記憶,著實是太多太多,有好的也有壞的,大體上上好的居多。
在三人之中,士匄在「新田」居住的時間最長,第二個是呂武,倒是中行吳居住「新田」的時間最短。
他們先向東到「黃父」才拐向南走,沿著少水之旁來到「原」。
這個「原」曾經一度屬於陰氏,後來呂武轉手出去,最終落到了范氏手裡。
到了「原」時,他們碰上了曹國的隊伍。
換作是以前,曹君姬負芻哪怕不邀請呂武等人過去飲酒作樂,少不得派人過去示好。
現在嘛?曹國的隊伍就好像是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