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江口現在已經不僅僅是一座寨子了,而是兩座互為犄角的城池。
花費了大半年的時間,折宗本大肆徵發三縣役徒,修了一座可容兵五千的軍城,外加一座可存糧十五萬斛的倉城——目前存糧四萬餘斛。
折宗本帶過來的兩千折家子弟兵與兩千均州降兵打散後重編,戰、輔兵各一半,邵樹德親賜號「威勝軍」。
威勝軍當然不止四千人。
折宗本已經下令,正在關中和商州間轉運糧草的五千鳳翔軍南下均州,編入威勝軍。
光靠目前這點兵力,在襄州一帶只能小打小鬧,還搞不出什麼大場面。
九千兵,如果是戰時,一年大概要消耗接近十萬斛糧食。算上戰馬和役畜,那就得十多萬。均州去年只徵得二十多萬斛糧豆的地稅,也就剛夠給九千軍士發每月固定的糧賜,可能略有兩三萬斛的剩餘,還有十萬斛糧食的缺口。
財貨方面,就更不足了。
說白了,均州養不起這麼多軍隊。
折宗本解決的辦法也很簡單,劫掠!
折家軍,與一般的軍隊不一樣,關北可能就楊家、王家與他們有些類似。宗族為骨幹,吸收外圍人員,這樣的軍隊,凝聚力強,待遇差一些也能忍受,軍士們沒那麼容易譁變。
北宋那會,折家世鎮府谷,對抗遼國和西夏。北宋朝廷當然會給一部分錢糧賞賜,但折家軍的待遇,和西軍之類的根本不好比,窮得很。
不過折家人還是能控制軍隊,說起來靠的就是宗族凝聚力。軍隊四處劫掠,也不會變野,還願意聽話,與一般的藩鎮軍隊差別很大。
但這種治軍、練兵的方式卻不好複製。
首先家族丁口要興旺,本家和支系加起來幾千口人總得有吧?這幾千口裡的男丁,就是軍官和骨幹種子。
其次要尚武。從小習武,精通諸般兵器,了解各種戰術戰法,不怕死,敢打敢拼。
第三,凝聚力要強,大家族的治理不是一個簡單的活,需要領頭人的智慧和手腕。
做到這三點,一個邊疆豪族算是初步成型了。要想繼續提高,還要做更多細緻的工作,折家二百多年的經營,底子不容小覷。
這支部隊,說難聽的,如果折家與邵樹德決裂,軍隊只會跟折家走,說反就反。
在朔方軍中任職的折氏子弟可能還各有立場,未必會反,但折家軍是真的會這麼做。
對摺家,邵樹德的態度是矛盾的。
又想利用,又防備,但目前而言,雙方關係處得還是比較和諧的。
在折氏搬了部分家族成員到鳳翔府之後,楊氏在麟州悄無聲息地崛起,對沖折家殘餘勢力的影響力,若說其中沒邵樹德首肯和默許,說出去根本沒人信。
楊家人,現在可很受寵啊!
楊弘望當了飛熊軍使,楊安吉出仕任豐州刺史,楊爚到都護府內任職,家裡還送了兩個嫡脈女子到邵樹德身邊服侍,幾乎就是一個小號折家。
折宗本也是修煉千年的狐狸了,當然看得清如今的形勢。
他對女婿的手段很是讚嘆。麟州,折家的話大概不太好使了,楊家也沒有攫取一切權力,地方事務,竟然要靠幕府委任的刺史來裁決。
折、邵兩家的關係,總體而言比較親密。
若女婿不防著折家,折宗本倒覺得有問題了。北朝以來,外戚、權臣篡奪大權的可不是一例兩例,若這點政治本能都沒有,那顯然不是可以託付家族未來的人。
「一把年紀了,還得為女婿打江山,若待我外孫不好,反他娘的了!」折宗本一邊與幾個族侄開著玩笑,一邊問道:「大軍可整備好了?」
「回季父,都準備好了,隨時可以出發!」有人應道。
「伯父,穀城縣令私下裡派人來,願輸糧二萬斛,已經破膽了。」又有人說道。
「哈哈!」眾人紛紛大笑。
谷城是襄州屬縣,離小江口很近,被劫掠得也最狠。
那縣令也是腦瓜子靈活的,居然想出了花錢買平安的把戲。折宗本答應了,因為這和收稅沒什麼兩樣。
兩千步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