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棺是石制棺槨,常飾以雕刻。是一種石制的棺材或屍體容器。
石制的棺。《史記?秦本紀》:「是時蜚廉為紂石北方,還,無所報,為壇霍太山而報,得石棺,銘曰:『帝令處父,不與殷亂,賜爾石棺以華氏。』死,遂葬於霍太山。」
縱目人與石棺葬
常璩《華陽國志?蜀志》有縱目人與石棺葬的記載:「有蜀侯蠶叢,其目縱,始稱王。死,作石棺石槨,國人從之,故俗以石棺槨為縱目人冢也。」這是一條傳說色彩很重,也是非常有意思的史料。其中透露了很多有價值的歷史信息,但有些說法也令人疑惑,使後來的研究者產生了不同的詮釋。
關於蠶叢,根據文獻記載中的說法,我們知道是古蜀王國最早的創立者和統治者。揚雄《蜀王本紀》佚文有「蠶叢始居岷山石室中」之說(據《古文苑?蜀都賦》章樵注引),聯繫到後世傳說的蠶叢事跡大多在岷江上游,可知蠶叢起初可能是棲息於岷江河谷地區以牧業為主兼營狩獵與養殖的部族,後來才由岷江河谷逐漸遷入成都平原。有學者認為,古代巴與蜀分別是以蛇和蠶作為圖騰的兩個部族。《史記?五帝本紀》中所說和黃帝聯姻的蜀山氏,實際上也就是揚雄與常璩記述的古蜀先王蠶叢氏。譬如任乃強先生在《四川上古史新探》與《蠶叢考》中就認為,蜀山氏是最早「拾取野蠶繭與制錦者」,正因為發明與馴養桑蠶,所以蜀山氏又稱為蠶叢氏。
蠶叢氏既然以蠶作為族名,為什麼又被稱為縱目人呢?一種解釋是可能與族屬有關,是一種較為獨特的相貌特徵。有學者認為羌族傳說有戈基人,身材矮小,有尾巴,雙目縱立,不能平視,平視須埋頭,就與蠶叢縱目之說相合。任乃強先生則認為蠶叢氏為氐人,氐與羌同源,都是最古老的民族,羌主要居住於康、青、藏大草原等地區,氐則居於西康高原與四川盆地以及雲貴高原間的河谷地帶。據近世人種學者檢驗氐族體格,眼角多向上斜,由此可知即舊傳「縱目人」之驗。
還有一種解釋縱目可能是作為一種神性的誇張,是古代蜀人有意為之的一種崇尚。《楚辭?大招》說「魂乎無西」,因為西方有「豕首縱目」;據王逸注釋,這是「言西方有神,其狀豬頭縱目」。從考古發現看,三星堆出土的青銅縱目人面像就有類似「豕首縱目」的特徵,在藝術表現形式上顯示了一種「人獸同體」的想像力,在文化內涵上表達的應是對古蜀先王的崇拜,而這種崇拜往往是同神性的誇張與強化聯繫在一起的。後來的地方志中仍有這種縱目崇拜的記述,如民國《邛崍縣誌》卷二就說:「蜀中古廟多有藍面神像,面上磈礧如蠶,金色,頭上額中有縱目,當即沿蠶叢之象。」古代蜀人的這種崇尚,可謂源遠流長。
,應是古代西南夷民族中普遍流行的一種葬俗,常璩對此作了真實的記載。考古發現對此已有相當多的揭示,石棺葬主要分布在藏彝羌走廊與西南地區,但其影響卻比較寬泛,在西北、華北、東北等地也有發現。其時間跨度很長,上起新石器時代,下至秦漢時期乃至更晚。20世紀30年代,馮漢驥、鄭德坤等考古學者就在岷江上游與安寧河谷對石棺葬作過調查。隨著考古發現的增多以及研究的深入,學術界對石棺葬葬式、族屬、分布範圍與文化內涵,已經有了越來越清晰的了解。今天來看,常璩的記載可以同考古相印證,所以仍是一條非常珍貴的史料。
瑪尼當石棺葬位於隆子縣三安曲林鄉西村以東約1公里處的公路北側陡坎上。石棺葬所在位置為加波曲北岩的高階地,由於修建公路使石棺暴露在陡坎上,該地點與現河床高差約40米,海拔3500米。石棺由於長期暴露在外,已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僅存石棺框板。石棺葬從東到西略呈一線排列、方向一致,共計5座。由於石棺破壞嚴重,所以棺內未見有人骨和器物,且石棺形制較小,推測為二次葬,年代與聶拉木等地石棺葬相當。
聶拉木石棺葬位於隆子縣斗玉鄉所在地東側約300米處的坡地崖上,海拔3030米。石棺暴露在距現地表深約0.6米的斷崖上,四壁皆用整塊石板拼砌而成。墓室內長1.16米、寬0.7米,高0.4米。石棺頂部有蓋板十餘層。墓底無石板,為平整的砂礫土。石棺平面中軸線大致與斷面垂直。聶拉木石棺共出土3件陶器、1件磨製石器。陶器有雙頸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