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中旬,泰安公主臨盆,於渭北甘泉宮誕下一女。
太后王娡歡喜得緊,她膝下三女一子,卻只為她添了一個孫兒兩個外孫,且皆是不省心的主,劉沐和公孫愚就不提了,便連看著斯文謙遜的張篤,實則也是心思多的,且自幼極有主見,太過少年老成了。
王娡可就盼著能有個孫女外孫女,既是惹人疼,亦是會疼人,貼身小棉襖似的,多好?
太上皇劉啟亦是歡喜,卻又不免想得更多更遠,依照漢家習俗,孩童多是到得百歲禮,長輩才會為其取名,然劉啟卻是在這小外孫女剛出生便為其賜名「無憂」,桑無憂。
漢人的名可不是隨便取的,尤是宗室子女,且為太上皇賜名,這裡頭的寓意就耐人尋味了。
冀望無憂?
以此女的身份,會有何憂慮?
旁人或許難解其意,身處長安的皇帝劉徹聞得這喜訊,又得知太上皇老爹為那女嬰賜的名後,微是咂摸,便曉得老爹的意思了。
可憐天下父母心啊!
泰安公主自幼體弱,不似陽信和南宮兩位皇姊般身強體健,此番又因年歲小而早早生育,多少傷及了元氣,怕是要精心調養數年,免得落下病根。
駙馬桑弘羊出身的洛陽桑氏乃大周遺族,雖是沒落了,卻仍保持著世家規矩,尤重子嗣傳承,泰安公主此番沒能誕下男嗣,未來數年不宜再孕,而桑弘羊又是少年得志,正是風華正茂之時,未必沒有旁的念想。
劉啟作為妻妾眾多的男人,自是推己及人,怕那女婿有甚歪心思。
若是換做陽信和南宮,劉啟倒是不擔心,陽信看著是個循規蹈矩的賢妻良母,實則心思深得很,南宮則是眼裡容不得半點沙子的暴脾氣,兩人有著太上皇老子和皇帝老弟撐腰,壓根不可能讓張騫和公孫賀兩位駙馬納妾的。
然小泰安自幼怯懦溫軟,是寧可打落牙齒活血吞也不會向娘家人數落婆家半點不是的脾性,受了甚麼委屈怕是會忍著不說,指不定受不得旁人或明或暗的指摘,主動提出讓桑弘羊納妾。
這等傻事,小泰安或許真能做出來。
好在她有霸道的父皇和皇兄,劉啟和劉徹是絕不可能容許此事發生的,雖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然人性本就自私,凡事落到自己或親人頭上,終歸是有不同的看待角度。
況且,劉徹亦是獨寵阿嬌,至今未曾開宮納妃,那索性「己所欲,施於人」,皇帝舅子不納嬪妃,你們仨姊夫和妹夫就想納妾,是覺著自個臉大,還是覺著天家好欺負?
世間本就沒所謂的公平,尤是在皇權時代,君要臣死,臣焉敢不死?
說難聽點,張騫三人在尚公主前,就當有不得納妾的心理準備,做了駙馬,得了天家信重,步入朝堂,不可否認三人有真才實學,卻也不得不承認,若非與天家有著姻親,三人豈能皆在弱冠之年便已位列諸卿?
若依著正常的官員升遷途徑,他們必得逐級歷練,慢慢攢政績,熬資歷,要爬到現今的官位,少說要再晚個十年。
尚了公主,少奮鬥十年,官居高位後又想納妾,甚麼好事都要讓你占了,這像話麼?
張騫和公孫賀皆得了兒子,且三歲看大,五歲看老,張篤和公孫愚看著將來還能成器,已然後繼有人。
桑弘羊得了個女兒……
那又如何,若將來小泰安真不能再誕下男嗣,從諸多桑氏子侄中挑個孝順懂事的,過繼到桑弘羊名下傳承家業,延續香火便是了,在世家大族,這事也屬常見。
劉徹的想法無疑霸道且自私,然他深知太上皇老爹必也是這般想法,桑弘羊是很重要的財經官員沒錯,然世間沒有甚麼人是不可或缺的,大漢朝廷更不是缺了桑弘羊就運作不了。
桑弘羊敢讓朕的么妹受委屈,朕必得尋個由頭收拾他!
甚麼公器私用,甚麼公報私仇,那是不曉得世道艱難,不懂人心險惡的小白蓮小聖母的想法,別說劉徹是大漢天子,即便是尋常百姓,自家妹子在婆家受了委屈,做兄長的不為她出頭,那特麼還算甚麼男人?
所以說,找媳婦儘量別找有兄弟的,若遇著個強勢如斯的大舅子,為之奈何?
當然,帝皇還是要有帝皇做派,有些事不宜明著說,既是太上皇老爹
第六百二十六章 無憂翁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