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御自請教莊執攝歸來後,一直在思索削減承負之事,他要走的,自然不會是什麼避世削殺之法,而當是走那還報之路。
因為他是乘渡上了天夏這駕巨舟,才得以修煉到今時今日這般境界,這裡不可避免得了天夏之承負。
所以削減承負,自然要是落在還報天夏之上。
簡單來說,凡是有利於提升天夏整體實力,或者相助天夏追勝元夏之事,都是有可能削減自身承負的。
這方面他其實一直以來都在做。他所修的乃是玄法,而玄法本來就是入世之法。隨著玄法的興盛,玄修的增多,天夏的實力也是不斷提升著,故這還報其實不知不覺一直在做著。
只是隨著境界的逐漸,所結承負遠遠不是過往能比的。
他認為過去修道人功行一高,破開一重境界,所謂過往承負皆去,實際上只是因為自身能為更高,所以過往承負無從糾纏,並不是真的無有。
而修士每一次提升都是不易,但很少受承負牽扯,這裡因為能夠獲得來自門派、來自同道助力,使得功行較為容易攀升。
可是到更上一層境界之後,過往的承負得以壓下,更多承負卻是湧入進來,這就迫使有志於道途之人不得不往上行走。至於停滯不前之人倒也不見得會受天機反算,因為此輩壽數有限,天機殺數還到不了他們身上。
唯有壽數無盡之人才會受此摧折,所以到了玄尊境界後,就更需講究這些了。
可是由玄尊再往上走,當中譬若寄虛和摘取上乘功果倒還好說,總有前人道法和經驗可以參照借鑑。求全幾乎便只得依靠自身。
有些大勢力或還能加以幫襯,比如天夏以鎮道之寶鎮定四維。可是再往上境而去,幾無人可以相助,亦無法從外借力,所以這裡面的承負就需要修道人一人來背負了。
只是承負糾纏你不知道到底是多少,這裡只能靠修道人的自我判斷,這裡便有些被動了。
承負通常是無法望見的,因為此中牽扯到了天機糾纏,除非你能望透天機,否則沒法知悉具體。
可天機變化無常,要是真正完全瞭然,那就是近道之人了,那也用不著在意承負了。
只是他想著,既然直接觀望不可行,那麼是否可以換一個方式呢?
自己掌握著大道之印,不需要去見,只是去感應這點承負對自己能夠造成多少妨礙便好,假設感應之中拖纏較大,那就說明需做得還報當是不少,假設拖纏沒有想像中那麼嚴重,那於破境就無太大掛礙了。
唯有需要在意的,自己此舉會不會還會牽扯進來承負。可是考慮下來,假設真能有個具體判斷,這點付出也是值得的。
念頭轉到此處,他也是坐定下來,注意到大道六印之中,入至定靜,神氣亦是轉入高渺之地中,因為每一次去往高渺之地後,都是近道一分,他方便於做出更深層次的感應。
對待這件事他較為慎重,故是足足坐定了有一月之後,他方才試著去感受那無數天機糾纏,他也沒有持續觀望,而是意念稍觸即收。
過了一會兒,他睜開了雙目。
在那剎那之間,他的確感受到了自己身上諸多負累,似乎那是無數與天機糾纏不清的線索,每一條線延伸出去,都足以觸動天機。
可是令他意外的是,此中負累並沒有他想像之中的那麼多,甚至可以說是稀少。他本能感覺到,若憑這些,是無法托纏自己的腳步的。
他於心下尋思了下,眸中神光微動,這裡緣由,很可能是因為訓天道章!
他所立造的訓天道章,對於整個天夏有著極為深遠的影響,不僅僅是當下,也是推動了今後天夏萬世之演變。
他還記得,就在立造訓天道章的當日,還驚動了五位執攝出面,這足以說明問題了。
這樣的話,他在破境之前似就無需做得太多了,目前只要能助天夏取得更大優勢,再是自身積累足夠,當就能一試上境了。
轉念到此,他眼帘低垂,再度入至定中。
而就在他正身定持閉關之際,天夏上下參與過征伐元夏的眾修也一樣在修持之中,得上回之獲益,他們的實力也在漸次提升之中,所有人都
第五百三十四章 感機循身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