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羅埃西亞的表現,讓人驚訝,緊接著c組另外一場強強對話,也隨即展開,西班牙隊的實力明顯要更勝一籌,但是經歷了換血之後的義大利的實力,顯然也不能以2010年南非世界盃上的表現來衡量了。
最終,經過一場鏖戰,義大利1:1戰平了西班牙,當比賽結束之後,幾乎所有的歐洲主流媒體都在讚美義大利主帥普蘭德利,畢竟以今日義大利的全隊身價,戰術成熟度和球員名望,遠不如西班牙,能在對陣西班牙時全身而退,已是了不起的成就。
儘管也有西班牙媒體試圖用「醜陋」、「密集防守」這樣的字句來抹殺義大利的戰績,可是事實就是,義大利打西班牙根本靠的不是龜縮防守,防守,不是只有堆大巴這一種辦法。
很顯然,義大利能夠以哀兵姿態戰平強橫的西班牙,關鍵在於戰術的巨大成功。
西班牙的一些媒體表示:「西班牙無法刺穿義大利的密集防守,暴露了球隊不擅長對付在門前堆大巴的球隊。」
然而義大利真的是門前堆大巴嗎?
或許不是。
有一些媒體,總認為西班牙拿不下的對手,就是「消極醜陋龜縮防守」,可這場的義大利打的絕對不是密集龜縮防守。
壓縮、龜縮,僅一字之差,卻有天壤之別。
前者積極,後者消極。
只是兩者究竟有多大差別?
本場比賽,論起傳球、控球,西班牙比義大利確實占據著壓倒性的優勢。
然而攻門呢?
兩隊得到的機會,其實相差不多,固然西班牙由托雷斯錯失了幾個得分機會,可義大利同樣也有莫塔的頭球、巴神的單刀沒進,單論絕對得分機會,義大利一點也不少。
控球差很多,但義大利留給對手的機會不多,自己拿到的機會也不少,這一方面是因為義大利攻勢組織的比較高效,另一方面,就是義大利防守組織的非常好。
四年前歐洲杯1/4決賽,義大利0:0戰平西班牙,直到120分鐘,最後點球遺憾落敗,採用的就是一種「收縮式」防守。
當然,那一場義大利隊也通過快攻拿到不少得分機會,不過在防守方面,義大利隊還是採取收縮禁區的傳統辦法。
禁區內少則四、五名後衛,多則六、七名後衛,哪怕對手僅有一個攻擊手,義大利也是全線撤入禁區。
然而,在這過去的四年裡,哈維、伊涅斯塔等人領銜的球隊配合更加默契、滲透配合更加精細,面對西班牙,單純採用門前堆大巴的辦法,早已行不通了。
當「龜縮式」防守已經不再管用,改變思路、改變防守哲學,就成為了全世界的命題,究竟怎麼踢,能防得住這批西式傳控的大師呢?
比利時人給了全世界啟發,讓對比利時足球非常熟悉,並且和比利時頭號球星迪甘合作了四年時間的普蘭德利找到了靈感。
賽後普蘭德利也公開表示:「和西班牙隊這場比賽的戰術,是從比利時隊和佛羅倫薩隊身上找到的靈感,當初我在佛羅倫薩執教的時候,就經常遇到和西班牙隊風格相同的巴塞羅那,那個時候,我們就是這麼幹的,不過今天這場比賽,我們打得要更加極盡一些!」
正是因為又在佛羅倫薩帶隊時,和巴塞羅那火併的經歷,所以四年後的2012歐洲杯,義大利比四年前更弱,四年前皮爾洛布馮正當年,四年後他們都老了,四年前義大利還有卡納瓦羅、加圖索等一大票世界級巨星,四年後的義大利怎麼看怎麼平民化。
而且對手比四年前更強,四年前的那支西班牙,還是一支沒有大賽經驗的球隊,四年後的這支西班牙,雖然還沒有榮譽襯托他們的強大,但是毫無疑問,在實力上,他們已經稱得上是王者之師了。
這一次,義大利又該如何過關?
普蘭德利給出的答案,是兩個字:向前!
對手來了?後衛前壓!對手控球?全隊前搶!
一句話,後衛輕易不退入禁區,中場輕易不大範圍後撤,而是大膽的壓上與西班牙惡鬥,不退、不撤、寸土不讓!
那麼為什麼義大利要採用這種踢法呢?
難道不是把球
第四十八章 矛盾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