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歸一想起傳說中地藏王菩薩救母的故事,放出自己的神念分身,進行盂蘭盆會和打醮,超度那些惡鬼,化解他們的罪惡。
盂蘭是梵文音譯,意思是「救倒懸」;盆是漢語,為盛供品的器皿。
據說盂蘭盆可以解先亡倒懸之苦。
舉行「盂蘭盆會」是根據西晉竺法護譯的《佛說盂蘭盆經》而超薦歷代祖先的佛事。
關於盂蘭盆會的緣起,據西晉竺法護譯的《佛說盂蘭盆經》記載:佛陀住舍衛國低園精舍時,他的「十大弟子」中「神通第一』的大目犍連尊者,以道眼見其亡母生餓鬼道個,因沒有吃的而瘦得皮包骨。
目連為報母親哺育之恩,心中難受極了。
他便以體盛飯給母親送去。
可是,母親左手抓缽,右手搶飯,飯還沒有吃進口,就化成了火炭。
目連悲號涕泣;跑去求教佛陀該怎麼辦。
佛陀對目至說:「你母親罪很深結,不是靠你一人內力量所能夠拯救的。
你雖然是個孝心感動天地的大孝子,但天神和地祗對此也束手無策。
我現在告訴你一個辦法:你必須在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日這天,以百味飲食、汲灌盆器、香油錠燭、床敷臥具等放在盆中,虔心供養十方大德僧眾,只有靠他們的威力才可拯救你父母及六親眷屬的苦厄。
」目連聽後,即按佛陀所說的去辦理。
他的母親果然脫離餓鬼之苦,往生天上,享受福樂。
目連又對佛陀說:「我的母親脫離了苦厄,其他人也能辦得到嗎?」佛陀回答說:「無論比丘、比丘尼、國王太子、宰相大臣、三公百官、萬民庶人,凡是行慈孝者,只要採取以上辦法,都能使現在的父母無病無痛,亦無苦惱,長命百歲;使亡世父母離餓鬼苦,生人天中,福樂無邊。
一切佛弟子,應當奉持此法,以報父母長養慈愛之恩。
」此後,目連四輩弟子,皆歡喜奉行盂蘭盆法。
孟蘭盆法的念誦式是有規定的。
凡孝順男女,欲報生身父母,從七月一日起,每天早晚都得燃香奉供。
可修小彌陀懺或禮三十五佛。
代為現在父母和亡世父母懺罪。
同時念誦偈語:「我等同孝志。
修行淨土因。
報答二親恩,懺除三障罪。
存者獲福壽,亡者得超升。
盡法界冤親,同生安養國。
」再念《佛說盂蘭盆經》一卷,念「南無阿彌陀佛」百遍,最後念《回向偈》:盂蘭盆法事儀軌在《蘭盆會纂》中有:淨壇繞經、上蘭盆供、眾僧受食等諸種儀節,又附有《蘭盆會約》二十一條,各寺院基本遵此而行。
盂蘭盆會的儀式是在陰曆七月十五日全天舉行。
在此數天前,即建立三壇:佛壇、普施壇和孤魂壇。
佛壇上設有佛像及「導師」使用的如意尺(戒尺)等,普施壇上放有許多供品,孤魂壇上設有若干蓮位牌。
十五日早晨,在以嗩吶為主的僧人樂團吹奏聲中,六人一隊的行法僧人出現。
帶頭的是持手鈴的「導師」;即儀式主持入;後面五位分別手執大鼓、木魚、引碧、鐺於、鉿子、小手鼓等。
他們先淨壇後開壇。
其步驟是首先「演靜」,即對佛壇誦《大悲咒》、「十小咒」、《心經》等,再念用紅紙寫好的疏文,求佛菩薩下界來指導。
淨壇後行「引魂」儀式,讀黃紙寫好的疏文,引鬼魂入壇。
讀疏文後,誦《心經》、《往生咒》、「三真言」最後,由主辦盂蘭盆會的功德至在「會榜」上用硃筆一點,開壇完畢。
開壇後拜懺,多依《慈悲水懺》中所載儀禮施行。
拜懺時間很長,一直延續到下午,共分三次進行,其間穿插著中午前的上供與齋僧。
晚上「普施」開始,常延續到深夜,活動以放一台「焰口」為主,最後燒法船、燒靈房、放河燈。
法船原是一個佛經中常用的譬喻詞,比喻佛法能使眾生渡過生死輪迴之苦海以達涅盤之彼岸。
盂蘭盆上,可用紙紮成中國式樓船,連槳帶舵一應俱全。
靈房也是紙糊的一整套房子模型,連帶車、馬、丫頭、僕人。
新式的還有自行車、收音機、彩電、冰箱、汽車等。
總之是亡人需要什麼和喜歡什麼就糊什麼。
此外,常加一個紙人騎紙馬,與真人真馬大小相等的「赦馬公」。
這位紙人是亡靈的先遣,提前到天帝那裡報告亡靈將到,請求赦免一切罪行的。
為讓它跑得快點,每每在紙馬口中塞上真正的草料。
河燈又名荷花燈,一般做成荷花瓣形,燈籠內點上蠟燭。
:放河燈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與孤魂,按傳統的說法,水燈是為了給那些冤死鬼引路的。
燈滅了,水燈也就完成了把冤魂引過奈何橋的任務。
無數盞河燈放入緩緩流動的河水中,星星點點,閃閃爍爍,生動有趣,給盂蘭盆會留下不盡之思。
那天店鋪也都關門,把街道讓給鬼。
街道的正中,每過百步就擺一張
第六十五集 超度亡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