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速中文網 > 軍事小說 > 皇兄何故造反? > 第五十章:內閣

第五十章:內閣

    內閣位於宮城的東南角,自東華門而入,往北是文華殿,往南一排廊廡,便是內閣所在。

    明代內閣,最早設立於太宗文皇帝時期。

    太祖皇帝廢宰相,罷中書省,削弱了通政司,形成了一套由皇帝直轄六部的政治體制,這樣固然使皇權得到了空前的加強,但是代價就是朝廷所有的政務都壓到了皇帝一個人的身上。

    太祖皇帝南征北戰,馬上得天下,精力充沛,自然是能應付得過來。

    但是到了太宗皇帝時期,就不行了。

    倒不是說,太宗皇帝的精力不如太祖皇帝,而是因為,太宗皇帝因靖難而得帝位,朝野上下雖不敢言,但終究是得位不正,需以大功業向天下人證明,他老人家才是最合適坐這個皇位的。

    這就導致太宗皇帝不能將所有的精力都用在處理政務上,他需要分出相當大一部分的精力,用來經略邊境。

    內閣和司禮監,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的。

    朝堂慣例,將六部及各寺監等辦事機構,稱之為外朝,將內宦執掌的包括司禮監在內的二十四監稱為內廷。

    內閣恰恰是位於外朝和內廷之間,起到調和內外,總柄機要的作用。

    不過那是明後期的內閣才有的權勢。

    太宗皇帝也是一個控制欲很強的帝王,他雖然建立了內閣,但是更多的是以備諮詢之用,同時,也給了翰林院的學子們一個觀政參政的機會。

    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但是內閣最開始設立之初的用意之一,就是為了讓翰林院的學子能夠參與政事。

    這也是有明一代,內閣和翰林院密不可分的關鍵所在。


    太祖皇帝對官員十分嚴苛,但是對於讀書人卻十分優待,翰林院作為讀書人的最高機構,自創立之初起,就是文臣清流養望之地,說得更直白些,就是文臣的後備軍。

    要知道,大明以科舉取士,所有考上來的士子,無不是十年寒窗苦讀之輩,心性毅力都足夠,但是最大的缺點,就是沒有真正參與過政事。

    翰林院就是這些新科進士們用來觀政的地方,但是翰林院畢竟是清流之地,執掌的權柄不外乎是修史,文翰,制詔這些東西,很難真正參與到朝政當中來。

    於是太宗皇帝就設立了內閣,從翰林院當中簡拔出優秀者,入直內閣,預聞機務,減輕皇帝壓力的同時,也鍛煉自己參與朝政的能力。

    所以內閣的傳統,就是閣臣自翰林而出,這也是明後期非翰林不得入閣的雛形。

    至先皇之時,天下承平已久,先皇雖然英明果決,但是既不是太祖皇帝那樣過過苦日子的,也不是太宗皇帝那樣歷百戰而定天下,因此性子難免趨於安逸。

    於是為了減輕自己處理政務的壓力,進一步抬高了內閣的地位,先皇先是將負責抄錄奏疏,勘定古籍的中書科併入內閣,成為內閣的下屬機構,又在內閣左右設制敕房和誥敕房,將翰林院錄詔的權力劃歸內閣,同時,凡有大政,必召內閣學士商議,使內閣在朝堂當中的地位逐漸攀升。

    而真正使內閣風頭一時無兩的,則是「三楊」之時。

    先皇死後,因今上幼弱,遺命太皇太后張氏垂簾聽政,同時,命內閣大臣楊士奇,楊榮,楊溥,英國公張輔,禮部尚書胡濙五位大臣輔政。

    作為最被先皇信重的三楊,也在太皇太后張氏的支持下,成為了當時朝局的整個核心。

    不僅以內閣之名,行使了票擬之權,更是將內閣的制度基本固定下來。

    在三楊之前,內閣成員的基本來源有兩個,其一是翰林學士兼任,其二是有翰林經歷的部院大臣,但是性質都是以備諮詢。

    所有的內閣大臣,包括翰林學士在內,都不會放棄本職,仍舊在自己的衙門當中掌事。

    至三楊之時,三楊以輔政大臣之名,身負三師三公之銜,雖然仍舊兼任翰林學士,但是已經將重心放在了內閣當中。

    以致於正統七年,翰林院喬遷新居,落成之時,主位上竟然沒有設三楊的位置,當時的翰林掌院錢習禮甚至理直氣壯的道:「此非三公府也。」

    雖然最後在三楊的堅持下,還是恢復了他們的座次,但是



第五十章:內閣  
月麒麟推薦:  重生大唐皇太子  明謀天下  大唐皇太子  北宋官家  
隨機推薦:  盛賦  離婚後的我開始轉運了  全球廢土:避難所無限升級  我有一座隨身農場  一個女孩的生活記事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

搜"皇兄何故造反?"
360搜"皇兄何故造反?"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