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設施的投資活動始終不見減少,導致建築材料的價格始終堅挺。?磚頭、水泥、石灰、木材的價格始終沒有大的跌幅,但鐵和鋼的價格大概隨著鐵路軌道需求的減少而下降了很多,並且跌幅還不小。去年(1667年)出售給鐵路機械加工廠的平安生鐵,比起1655年時的價格已經猛跌了4o%以上,重鋼軌、輕軌、錳鐵、碳鋼等傳統鋼鐵製品的價格同樣有小幅度的下跌,大概在5%-25%之間的樣子,錨鏈、馬口鐵、錳鋼的價格卻一漲再漲,令人有些意外;煤炭的價格由於黑金島、黑山鄉等地煤礦的開採,價格多年以來一直處於陰跌的態勢,每年的跌幅雖然都不大,但下跌的趨勢卻甚少改變,這或許從另一個側面說明了我們國家在煤炭供給方面異常充足……」
「穀物的價格被控制得死死的,馬鈴薯、玉米和豌豆的價格由於拉普拉塔地區西班牙種植莊園的興起而支撐不住,已跌至近年來的最低點,但除此之外的其他食品價格穩定得令投機者為之絕望。小麥、大麥、燕麥、黑麥、水稻、玉米的價格比起十年前只小幅下跌了5%左右,大豆的價格也只上漲了1o%。種種力量在努力維持著東岸國內食品的價格,南非高粱、小麥的虎視眈眈,秘魯玉米、穀物的垂涎三尺,拉普拉塔大草原上糧食種植莊園的緩慢增加,都起著壓制食品價格的作用,但國家每年增加的海量人口對此起了對沖作用……」
就在《真理報》主編孫悟本坐在科連特斯城內寫著稿件的時候,遠在大雷澤(即伊貝拉沼澤)另一側波薩達斯城內的其最大競爭對手、《生意人報》主編、邵樹德之子邵正光正一邊與下屬們談笑風生,一邊琢磨著稿件的內容。作為經濟類報紙中的一哥好吧,其實國內目前也就這一份上檔次的經濟類報紙《生意人報》一貫以來就是從經濟角度看待問題,比如這次《真理報》的孫悟本從農村合作社的角度談起未來東岸農業的展和農村體制的轉型,這種報道方式就不是《生意人報》所擅長的,他們更擅長從物價變化、工廠生產規模、進出口貿易等層面來敘述事實,兩者的區別還是相當不小的。
邵正光今年也三十歲了,是邵樹德的第三子,與兩位光彩奪目的兄長比起來,他本人的事業似乎有些過於平淡。不過,在《生意人報》報社幹得非常愉快的他,卻還不喜歡大哥、二哥的那種生活呢,在報紙上指點江山、操控輿論、引領潮流,才是他最喜歡的事情啊!
「……部分商品價格下跌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除生產過多之外,作為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通貨之一的黃金價值三十年來始終保持穩定,也是物價下跌的重要原因之一當然這在東岸國內有些爭論,有些人認為黃金價值始終不變是物價下跌的主要因素之一,但有些人卻認為這只不過是四五種不甚重要的因素之一罷了誠然,在執行金銀複本位制的東岸,很多人提倡收回白銀以彌補黃金的差額,規定這兩種金屬間的比率以改善東岸與舊大6、東岸與遠東之間的金融關係,以達到穩定物價、有利於生產的目的。這是一種很有趣的想法,但我們似乎也有另一種方法,即加大黃金的產量……」
「鐵嶺金礦多年來一直兢兢業業地執行著為國家供應黃金的任務,其年產量一度達到了驚人的45o千克,波谷時也有過2oo千克。另外,南非的黃金也不是無足輕重的,義成地區行署專員邱海洋的報告為國家貴金屬管理總局的官員們打開了通往新世界的大門。但國內有識之士警告斯威士人地盤上的黃金儲量存疑,產量也極不穩定,並不能使商品價格『立即回暖』。他們認為,與其追逐虛無縹緲的南非黃金,不如更多地關注一下國內幾大銀行已經維持了很久不變的貼現率……」
「……海外投資現在看來是有些過當的。尤其是在熱帶產品豐富的新華夏地區,外來投資非常活躍,蓋因當地出產的胡椒、香水、劍麻、可可、咖啡、棉花、石墨、橡膠等商品的價格在十年內普遍上漲了1o-2o%不等,這吸引了很多『盲目的投資者』的跟進。1665年以來國家貴金屬管理總局維持2%的貼現率是多年以來所持續時間最久的,雖然中途因為戰爭或其他因素而使得貼現率短期飆升到過4%、5%,但此後2%的貼現利率一直維持至今,而今年(1668年)恰好是新華夏島熱帶商品批價格出現拐點的一年……」
「……新華
第三百六十八章 河間(二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