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物交割的過程比小克利福德預想的要複雜一些。因為清國官員的低效率和無休止的索賄,使得雙方的交易過程變得漫長且瑣碎,直到一位名叫「海關道」的官員出來過問後,事情才變得順利起來。
5月20日,貨物的交割正式完成,清廷方面打算充作貨款的物資有:價值四百英鎊的茶葉(可見在此時的倫敦,茶葉的市場還不甚廣闊)、一些打算運往蘇拉特的「粗貨」(多為大宗廉價貿易品)、運往英倫的「精細貨」(1.5萬匹絲織品、20箱生絲、超過兩千盎司的麝香、價值一千五百英鎊的日本屏縵、價值超過四千英鎊的其他中國珍品),沒有任何貴金屬,除了少量英國人請求換購的黃金之外(他們用西班牙十字銀幣支付購買黃金的費用)。
克利福德船長為了獲得上述物資,除將大量軍火交割給了清國海關官員之外,還有72捆(432匹)寬幅絨布、20捆(400匹)粗絨、18捆(360匹)長發絨、200桶在印度收購的廉價火藥、200塊鉛(480擔)、6箱亞力酒,賣了大約一萬多英鎊,另外還額外支付了超過一萬五千英鎊的現金,才成功從清國人那裡獲得了上述物品。
當然目前清國人需支付的「貨款」尚未籌集完畢,他們可能還要命令地方上的商人和官員進行採購,然後通過小型內河船運輸到響水港。克利福德船長並不對此感到多不滿,因為這都是常態了,交易最初只是在紙面上完成,等你實際收到東西後也許已經幾個月後了。更何況,這會海面上南風勁吹,像他們這類沒有蒸汽動力的船隻也無法南下返回萬丹或印度,只能先在清國這邊耐心住著了,為此他們還要支付期間的人員食宿開支、貨物倉儲費用等等,算起來也不少錢呢,不過和返回英國後售出貨物所能獲得利潤相比,可就有點微不足道了。
其他幾艘同來的英國商船的商品交割程序大體上也是如此,只是那些神通廣大的傢伙除了軍火外,還多了許多來自印度和南洋的特產,如寶石、香水、充滿異國風情的掛毯、阿仙藥、海外香料、檀香木、龍涎香等等這大概是由於這些船隻都是東印度公司所有,船長也都是公司職員的關係吧,可以很方便地在印度籌集這類頗受中國人歡迎的貨物從清國人那裡換了不少東西回來,當然他們同樣免不了需支付大筆現金(總額超過了四萬英鎊)以支付貨款不足的部分,在與清國人或明國人的貿易中,沒人能夠可以不支付貴金屬就拉走所有的生絲、茶葉、瓷器等各類特產商品,他們總是保持著巨額的貿易盈餘,真是讓東印度公司的商人們羨慕不已。
「清國人用一種沒有龍骨的舢板在內河裡運輸貨物,看,就在那邊,密密麻麻緊挨在一起的就是了。」馬丁大副不愧是在中國大地上廝混了很久的人物,對各種事物的解說總能令考克斯感到非常有趣,這時只聽他繼續介紹道:「這種船大部分都有篷,看上去就像是一個槽一樣。船尾和其他部分的甲板是用竹子製作的,頂篷則用竹枝拱成銼刀的形狀,可能是為了隨時升降;兩側則是木製的,留有一些小孔做窗戶。如果您想去內陸地區旅行的話,那麼我建議您僱傭這種船。一般來說,它們比您想像的要快一些,尤其是他們非常善於利用潮水的漲退。」
「當然,這種船做起來也很舒適。」馬丁又補充說道:「船身中間鋪著一張上好的白色地毯,但這僅僅是用來睡覺的。裡面有時候也會擺幾把椅子、一張長方形的桌子,清國人將燈籠放在上面用於夜晚照明。他們當然還會留一小塊地方用來供奉祖先,用金箔或其他什麼的東西做裝飾物,前面擺一個陶罐,裡面滿是菸灰,菸灰上則插著細蠟燭和一種被稱為香的東西。這種情況在大城市比如廣州的廟裡面比較常見,很多時候燃燒蠟燭和香產生的煙霧足以對人的眼睛造成極大的傷害。」
考克斯·克利福德聞言點了點頭。清國人給他們的自由度還是很大的,允許他們隨意在響水鎮範圍內走動而無需批准(當然如果要去內陸地區活動的話,還需在這裡申請一份名為「路引」的東西),不然如果幾個月的時間都悶在客棧里的話,簡直就是不可想像的。
這會他們兩人就站在碼頭邊的泥質河堤上,不遠處就有許多小舢板停留在那裡,等待官員們的召喚前來運貨。克利福德發現,其中有些小舢板比一般運貨的還要小,甚至連甲板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