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城州牧府的大廳里,坐著兩個身穿長袍的中年漢子。
其中一人身材高大,面目冷峻,眉頭緊皺,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下面矗立著形似鷹鉤的鼻子,方碩大口,下頜上掛著一部青須,正是張昭張子布。
而坐在張昭對面的則是張紘張子綱,與張昭的偉岸身材相比,張紘倒顯得有些相形見絀,他個頭矮小,圓臉膛,單眼皮,雙眼細小,似閉非閉,似睜非睜,但道道精光卻從那細小的眼帘中射出,給人一種不可小覷的感覺。
張昭、張紘都是因為避亂,才將家遷徙到江都的。本來他們都想過江來著,但因為袁術與劉繇相爭,江南治安不好,又多有山越百姓為害郡縣,所以這才打消了念頭,暫住江都。
他們兩個人原本並不認識,只是彼此聽聞過各自的名聲罷了,住在江都之後,才在一個機緣巧合之下,慢慢的熟絡了起來,結果一見如故,成為了一對無話不談的知己。
張昭性格剛正不阿,敢於直諫,而且多少也有一些固執,加上他一向快人快語,曾經得罪過很多了。所以,他雖空有一身才華,卻一直未能得到施展抱負的平台。久而久之,張昭心灰意冷,早早的就退出了官場,一心撲在學習上,博覽群書,時而還會因為生活之窘困而不得不外出辦學,收徒授課。
曾經,陶謙想聘請張昭當別駕,但張昭不喜歡陶謙的為人,所以一口拒絕。陶謙認為張昭不尊重自己,下令把張昭給抓了起來,關進了地牢。幸得張昭的好友趙昱一番苦勸,陶謙才肯放張昭離開。
自此後,張昭便遷居到了江都,離陶謙遠遠的。
而張紘則與張昭不同,也許是因為張紘略大張昭幾歲的緣故,他的性格沉靜,內斂,喜怒不形於色,而且為人清高,一向不喜歡和外界往來,一門心思的專心讀書。後來被人舉薦為茂才,當時大將軍何進、太尉朱儁、司空荀爽都曾先後聘請他做自己的幕僚,但都被他婉言謝絕。
至今為止,張紘從未出仕過一次,依靠自家的幾畝薄田度日,生活過得極為清貧。
前些天,廣陵太守陳登分別帶著拜帖,到了張昭、張紘的家裡去拜訪,表明來意後,張昭、張紘均拒絕出仕。
陳登前後共計造訪三次,但三次均被拒絕,張昭更是出言不遜,陳登一怒之下,下令士兵包圍了張昭、張紘的府邸,威逼著張昭、張紘到彭城去投效張彥,否則的話,就滿門抄斬。
張昭、張紘雖然不怕,但家裡人卻受到了威脅,不得不即刻啟程,結伴而行。二人經過一番奔波,這才抵達彭城。
彭城太守陳群率先接待了張昭、張紘,本以為二人是來投效張彥的,誰知道是來告狀的,說陳登濫用職權,威逼他們。
陳群這才慌忙去找張彥,正巧在城門口碰見,兩人便一起回到了州牧府。
張彥、陳群一起來回到了州牧府,來到門口時,張彥便看見了兩個四十歲左右的人坐在大廳里,他詢問了一下陳群誰是張昭,誰是張紘,這才大搖大擺的走了進去。
「哈哈哈……」張彥抬起腿,一跨入大廳的門檻,便大聲笑了起來:「兩位先生遠道而來,在下未曾遠迎,深感抱歉,還望兩位先生恕罪!」
張昭、張紘見從外面進來了一個人,陳群緊隨在那個人的身後,都打量了一番,見那人年紀輕輕,面目冷峻,容貌不凡,身材魁梧,雙眸炯炯有神,雖然只穿了一身勁裝,但也不難看出,此人應該就是徐州牧張彥。
正所謂百聞不如一見,張昭、張紘紛紛打量完畢,心中都是一陣暗嘆,絕對沒有想到,張彥竟然是如此的年輕。
張昭、張紘雖然內心裡有著一絲怒氣,但還是不約而同的站了起來,張昭率先向著張彥便拱手叫道:「草民張昭……」
張紘緊隨其後的拱手道:「草民張紘……」
「拜見大人!」張昭、張紘異口同聲的道。
張彥急忙擺手道:「兩位先生不必如此拘束,快快免禮……」
話音一落,張彥便沖門口站立著的家丁喊道:「快沏兩壺好茶過來,我要好好的款待一下兩位先生,再告訴廚房,準備酒菜,我要……」
張昭突然打斷了張彥的話,朗聲叫道:「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