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三十一歲守寡,每逢鬼節,天不亮就早早起床,匆匆上路趕往墳地去「看」丈夫。道友閣 www.daoyouge.com冬天田野上空曠無人,只有枯樹荒草,偶爾聽到烏鴉的叫聲,嚇得人毛骨悚然,腿肚子轉筋,額頭上沁出冷汗。
到了自家的墳地,祭奠完畢,母親一屁股坐在丈夫的墳頭上放聲大哭,眼淚滴濕了衣襟,滴濕了臉前的一片土地,她用手抓著墳頭的土,恨不能把他從棺材裡刨出,喚醒。她聲嘶力竭地哭訴:「我的人呀!你撇下我走了,撇下五個年幼的孩子孤苦伶仃無依無靠怎麼過呀!你把我帶走吧!」她用頭撞墳冢,她悽厲的哭聲在荒野上迴蕩,周圍一片死寂。
母親中等身高,體態偏瘦,長得眉清目秀,勤勞手巧,言語不多,善解人意。是個百里挑一的優秀女子,可嘆命運不濟。
母親十八歲結婚,婚後十三年,丈夫突然病故,她成了寡婦。正需要丈夫體惜愛憐溫馨相伴,需要丈夫掙錢養活,一切卻戛然而止。斷了經濟來源,沒了丈夫依靠,她頓時陷入絕望之中,每日以淚洗面。可是在孩子們面前她需要強打精神,她想:「我淚滴不止,孩子們哭哭啼啼,一家人真的不活了嗎?我不能忘記丈夫臨終託孤,苦死累活我要把五個孩子養大。」母親只在無人處嗚咽抽泣,她是個剛強的人,有苦在心裡,有淚咽肚裡。
清明寒食是活人祭奠死人的鬼節,只有到鬼節她才能到丈夫的墳頭上痛痛快快哭一場。她盼了清明盼寒食,就像牛郎織女盼七月七鵲橋相會一樣。清明,天剛蒙蒙亮,她摸黑起床,身穿白衣褲,腳穿白鞋,一襲孝服,按當地規矩死者七七四十九天後親屬不再穿孝衣,也有戴孝三年的。母親平時不穿白衣,上墳一定要穿白戴孝的。以表達她對丈夫永遠的懷念永遠的忠誠,她要守寡一輩子。上墳的前一天晚上,她幾乎整夜不眠,熬夜做上墳的供品。她把上好的豬油切成丁,和蔥花麵糊攪拌均勻,攤成薄薄的小餅,就像給丈夫準備晚飯一樣仔細。脂油餅是丈夫生前最愛吃的麵食,然後她用布一層層包好,揣在懷裡。一切收拾停當,她悄悄出門,怕驚醒家人,急匆匆趕往十幾里外的墓地,仿佛去會見摯愛的丈夫,她完全沉浸在夢幻之中。
清明萬物復甦,大地回暖,泥土芳香,柳樹吐牙,綠油油的麥苗隨春風起伏,像綠色的海浪。正是「清明時節雨紛紛,人行道上欲斷魂」踏青賞春的好季節。可是景由心生啊!
母親記得她結婚的第三天,按當地規矩隨丈夫去上墳,認墳頭。那是初冬的一天,田野上的莊稼收割完畢,四處空曠而寂靜。他們坐在一輛馬車上,土路崎嶇不平,車在路上顛簸,人在車上晃悠。父親摟住母親的肩膀,母親幸福地依偎在他寬大的臂膀上。
在廣袤的田野上,馬車不緊不慢地前行,新婚夫妻默默相擁著,享受著溫存和甜蜜。不知不覺車行十幾里地,父親指著遠處李氏家族的墓地,母親順手勢眺望,她看見:兩棵高大筆直的松樹,幾棵柏樹,屹立在一群墳塋的左右。到地邊馭手把車停下,父親拉著母親的手向墓地走去。他們先來到一座青磚砌成的墓冢前,那兒立著一塊高大的龜趺螭首青石墓碑。碑正面刻先祖姓名官銜,生卒年月日,背面篆刻事跡功名德政。墓碑上方有磚石結構的碑樓,碑樓頂部重檐式,磚面浮雕花卉、獸頭圖案,氣勢宏偉,這片墓地里埋葬著先祖、曾祖、祖父等先人。父親指著有墓碑的墳塋說:「這是我祖父的墓,它前側的空地方,是留給我的,這是攜子抱孫位。就是拉著兒子的手,孫子臥在祖父的懷抱里。當然這個墓穴也是你的,我倆今生今世,活要同衾,死要同穴。」母親說:「不說敗興話。」父親解釋:「這叫認墳頭,認識每個墳頭裡埋的是誰,還要知道自己將會埋在哪個位置。皇帝最講究吉利,他們一登基就開始修陵園,不是敗興,是身前安排身後事嘛,人有不死的嗎」母親心裡想:「他說死要同穴,這就是盟誓,要生死相依。」母親聽著丈夫誠摯的話語,心裡無比踏實溫暖幸福。結婚只有三天,父親已經深深愛上母親。他們燒紙祭奠完畢,手牽著手走向地頭,享受著愛情,享受著清新的空氣芳香的泥土,享受著靜謐的兩人世界,藍天大地遠山近樹滿眼都是景。幸福的一幕永遠定格在母親的心裡。
第一章 清明上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