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速中文網 > 其他小說 > 詩相 > 第四十四章《舟》

第四十四章《舟》

    舟,即船也,舟與船本是同樣的事物,即水上運輸工具是也,隨著社會進步和科技的發展,舟與船的使用逐漸分化,先秦時期,基本上只謂之為舟,到唐宋時期,水上交通工具取得重大進步,船才開始逐漸普及起來,而以今日的用語習慣來說,舟與船幾乎可以完全分開。使用舟的場合一般是指小船,如一葉舟、獨木舟、龍舟等,而船一般指上一定規模的水上運輸工具,如沙船、漁船等,更大規模的亦稱為輪,如在大江中通勤的客輪和大海中航行的貨輪,軍用的船隻又可以單列,如小型軍用船為艇,大型軍用船為艦。現代人的用語當中,「舟」已經慢慢失去了舞台,在一些小地方的養魚塘,或許有漁民使用舟,即小型的漁船,其次是每年的端午節時,富有激情的水上技能活動使用的船,叫龍舟,隨著交通技術的巨大飛躍,大型橋樑和河底隧道的大範圍普及,船的舞台也越來越窄,今日的大部分人還能用到船,大概率是去風景區坐觀光船或坐遊樂場所的海盜船。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在水域眾多但是經濟落後的鄉下,舟還是不可或缺的水上交通工具,猶記得90年代,需要乘船過河去到外婆家,那時的船大約五六米長一米多寬,正常來說只能說是小舟。每次乘坐時都不敢像大人們一樣坐在船舷邊上,蹲坐在船中央,總是在怕小舟翻到河裡,尤其是在春節前後需要前往外婆家送年和拜年的冬日,寒風瑟瑟的吹過來,小舟在江河中搖晃著達到彼岸,現在想來還是有點後怕,不過未曾聽聞過河的小舟側翻到河裡的。將時光移至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即使是富裕家庭,除去適合車馬出行的路段,也幾乎依靠船長途跋涉,倘若是從河的此岸到彼岸,更多的只是乘坐小舟,從水路遠行千里之外,應該是用大型船隻,如李白送別孟浩然時,寫到「孤帆遠影碧空盡」,這裡的「船帆」應是大型船隻才有的配套航行工具。

    在唐代,舟與船的使用遠不比現代人很明確的劃分,從唐人的詩句中可以看出,舟的使用頻率遠多於船,船倒是特定場合採用的,如孟浩然在建德江留宿時,寫到「移舟泊煙渚」而非「移船泊煙渚」,在請求貴人提攜時寫「欲濟無舟楫」,即使採用桅杆的船,唐人依舊習慣用「舟」表示,如杜甫寫到「危檣獨夜舟」。凡事皆有例外,唐人創作詩詞也有用船的時候,如盛唐時期的張繼寫「夜半鐘聲到客船」,不排除此處用「船」字是為了押韻,如在粵語中,張繼這首詩中的「眠」和「船」有點押韻的意味,還有晚唐詩人韋莊回憶江南時寫「畫船聽雨眠」,極有可能是巧妙的使用詞語搭配。從宋人的詩詞中可以看出,舟船的使用頻率開始調轉,傳誦較廣的經典如王安石乘船停泊在碼頭時寫的《泊船瓜洲》,南宋狀元郎張孝祥經水路通過洞庭湖時寫「滿載一船秋色」,不過也有些許特例,如北宋名臣范仲淹寫「君看一葉舟」,或許是因為「一葉舟」比「一葉船」更符合語言習慣,趙宋末期的詞人蔣捷名篇《一剪梅·舟過吳江》。乃至元明時期,舟的使用便慢慢減少了,多使用船,如元代詩人名句「滿船清夢壓星河」,明代著名文學家張岱著有明代時期的百科全書《夜航船》。進入新世紀的初初幾年,去外婆家必經的樂安河開始有了機帆船,即機械裝置驅動的船,再也不需要乘坐由船夫划水驅動的小扁舟,再後來就很難再見到小舟了。

    古代文人遊山玩水抑或士大夫準備任職一方,舟船是最為方便快捷的交通工具,註定了他們需要長時間待在船上,船上的行動不如陸地上方便,故很多文人墨客多在船上讀書寫字抑或文學創作。有人戲說,中國古詩創作時的情景主要有三大類,飲酒抒懷、花前月下和羈旅舟船,可見古人們喜歡在舟船上賦詩,行舟中時不僅可以領略大好河山,更是可以觸發情思、興起思念家鄉或感慨羈旅漂泊的心緒,如王灣所作的「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最為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遊山玩水是賦予他身上的一個標籤,從這個標籤可知他在盛唐時,經常乘船游離四方,故也創作了多篇含舟船的詩詞,其中最為出名的是他七言絕句《早發白帝城》。國產動漫電影《長安三萬里》一度爆火,讓詩仙李白名篇《早發白帝城》的詩句「輕舟已過萬重山」刷新網絡,很多人已經遺忘的詩句,搬上熒幕重現在世人眼前,使得它的寓意歷久彌新。

    《早發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從文辭是否優美華麗的角度看,李白的這首詩並不值得推廣欣賞,但是其尾句「輕舟已過萬重山」所呈現的寓意拔高了整首詩。詩句用語簡潔明了,大意是作者大清早便踏上回江陵的歸程,從江面上仰望,見到白帝城白雲繚繞在空中,千里之外的目的地一天就可以到達,路上持續不斷的聽到兩岸傳來的猿猴聲,輕快的小船已經駛過連綿不絕的萬重山巒。創作這首詩時,李白步入晚年,安史之亂還在如火如荼的損耗著國家,國家政局陷入動盪不安之際,缺乏政治智慧的李白陷入宗室王爺李璘一案,險而被判刑流放。幸運的是,在流放途中遇到朝廷大赦,聽到自己是赦免人員,心情無比輕鬆愉悅,於是在返回江陵的歸程時,以詩的形式記錄下他從此海闊天空的輕鬆心境,因此「輕舟已過萬重山」不僅僅是作者簡簡單單的描寫自己乘船已經駛過兩岸的萬重山巒,更多的是寓意艱難險阻已去,開始進入坦途的狀態且能看到希望的曙光。

    正所謂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面對人生艱辛時,往往都能積極面對,越過世間的艱難險阻,當我們跨過艱難時刻後,那種如釋重負的心境,恰好是李白這首詩中「輕舟已過萬重山」所蘊含的寓意,所以當人們用這句詩時,多半是他度過了人生一道艱難的坎,可喜可賀並走上了坦途。李白能夠創作出這樣的佳句,可以說是是他挫折經歷後凝練而成的,對大部分人而言,不管是戰勝艱難險阻還是擺脫逆流困境,人的心境自然會從消極抑鬱轉向積極樂觀,而李白這句飄逸自然,無需精心雕琢,隨心所欲而成的名句「輕舟已過萬重山」,寓意恰如其分。

    李白另外有一首含舟的經典詩句,意境亦可值得品味,是他在飲酒餞別好友時寫的「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也即是說,人生如此不稱意,還不如明朝坐著小船歸隱田園得了。不管是輕舟已過萬重山,還是明朝散發弄扁舟,他的這兩句詩的深層背景都指向一個重大的人生議題,即李白是千方百計的想要進入仕途,這是李白多次求而不得的政治理想,其好友孟浩然亦是如此。李白「輕舟已過萬重山」之前,當時唐肅宗面對內憂外患,識時務的杜甫千里奔赴而贏得仕途的提升,而李白卻莫名其妙的捲入宗室王爺的謀亂冤案,總而言之,不管是杜甫還是李白,都有強烈的仕途之心,選擇一旦失誤,人生履歷千差萬別。創作「明朝散發弄扁舟」時,李白設宴送別曾任秘書省的



第四十四章《舟》  
小滿老豆推薦:  
隨機推薦:  逆天邪神  神話版三國  魔門敗類  寒門崛起  無敵升級王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

搜"詩相"
360搜"詩相"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