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那會是了不得的事情呢?
打個比方,朝廷發往州府的公榜檄文,以往都需要有人唱榜。百姓之中識字的人太少了,就算你貼出去,絕大多數百姓也不知道上面寫的是增稅,還是減稅,是緝盜,還是施恩......
無形之中,既增加了官府的工作量,又因為傳播上的局限,影響了實施的效果。
要是標註了拼音呢?那就會有更多的人看得懂。
「還可以用在蒙學書籍之上。」
幾位大儒已經開始考慮拼音的應用了。
「若是在《廣韻》、《韻略》、《千字文》、《孝經》之上用拼音標註,那蒙童只要會此拼音,即使沒有先生授業,也可自學識字,簡直方便至極!」
「嘿嘿。」聽師父這麼一說,唐奕忍不住樂了。
隨手拿起桌上的《蒙學》課本,「我已經用上了。」
「用上了?」
杜衍接過翻開,發現第一課就是拼音,隨便往後一翻,果然!
無論是題目,還是正文,都已用拼音標註。可以說,只要學會了第一課拼音注音法,後面的課文不需要教,蒙童自己就可以在家閱讀。
「不錯,不錯!」杜衍連說兩個「不錯」,就把課本交給其他人,讓他們也看看。
范仲淹也知剛剛錯怪了唐奕,正要說幾句讚揚之辭,不想,尹洙拿著唐奕那本《蒙學》突然驚聲道:
「這第一篇作文是你所寫?」
「是....」
好吧,抄著抄著,唐奕臉皮也就厚了。
尹洙沒說話,又往後仔細翻看,待大概看完,才把課本遞給范仲淹。
「拼音注音法加之此文,大郎可為蒙學之宗師矣!」
眾人不禁疑惑,什麼作文得尹師魯如此之高的評價,可與拼音注音法同日而語?於是都湊到范仲淹身邊一同觀瞧。
范仲淹翻開的那一頁赫然寫著:
《三字經》。
......
「三、百、千」是中國傳統三大啟蒙教材。
《百家姓》,因其象徵著中華姓氏的傳承和對文字的認知,而被流傳;
《千字文》,因其不重複的千餘漢字,也是蒙學識字所用。
《三字經》,則是用極其精簡、淺顯的文字,記錄了包括中國傳統文化的文學、歷史、哲學、天文地理、人倫義理、忠孝節義等等。
而其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義、誠、敬、孝「,背誦的同時,既了解常識,學習了傳統國學及歷史故事,又懂得了的做人做事道理。
可以說,《三字經》是古代啟蒙教育最重要、最全面的教材,地位尤在《千字文》、《百家姓》之上。
唐奕為了民學,都把拼音搬出來了,又怎麼可能放過這篇蒙學巨作呢?
只不過,唐奕也不是完全照抄,其中關於歷史典故的段落,他只節選到宋之前的句子,像什麼
「炎宋興,受周禪。十八傳,南北混。」
「遼與金,皆稱帝。元滅金,絕宋世。」
這種要掉腦袋的句子,是肯定不能要的....
.......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
「.....」
「曰士農,曰工商。此四民,國之良....」
「.....」
「高祖興,漢業建。至孝平,王莽篡....」
范仲淹念念有聲,一氣讀完,心中卻掀起了驚濤駭浪!
三字一句,四句一段!
全文不過千餘字,卻是包羅萬象,無所不涉,簡直是絕妙!
不但有生活中的名物常識,數字、三才、三光、三綱、四時、四方、五行、五常、六穀、六畜、七情、八音、九族、十義,方方面面,一應俱全,又羅列出四書、六經、三易、四詩、三傳、五子,基本包括了儒家的典籍和先秦諸子的著作。
而史典方面,從三皇治世講到五代亂國,歷朝的經典人物典故也一一收錄。
可以說,
第178章 三字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