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生九子,各有不同
李世民生了十四個兒子,全部都是親生,絕無隔壁老王之類的人物在其中打醬油,但可惜的是,這十四個兒子裡面除了未成年不懂事的,余者不爭氣的占絕大多數,唯一能搬上檯面的,大抵只有魏王李泰和吳王李恪,還有一個晉王李治,年僅十二歲,已近成年,漸露崢嶸。
除此三子,另外十來位皇子可就真沒有一個能拿出手的了,作為一個父親,李世民常邀群臣飲宴,諸皇子也常參與,可是除了這三位皇子外,很少有哪位皇子站在宴席當中能令李世民帶著父親的驕傲為大臣們介紹說「這是朕的某皇子,他做過什麼令朕得意,足堪炫耀的事」。
在這個年代,「紈絝」這個詞不算是貶義詞,但也算不得褒義,皇子們將這個詞的詞性發揮到了極致,他們每天做的便是在宮學裡打瞌睡,不讀書時便帶著無數家將禁衛出城遊獵,或是青樓買醉邀歡,偶爾心氣不順了還欺壓一下良善,李世民生的兒子大部分都是這種貨色。
齊王李祐便是這群兒子中的代表人物。
看著李祐踉蹌跑出甘露殿的背影,李世民只覺得一種深深的挫敗感占據心頭。
遊獵,買醉,笙歌,狎妓,沒有上進心等等,李世民素來不喜兒子們做這些,於是時時勸學,將天下有名望的道德大儒都請來教育自己的兒子,每月甚至從繁忙的朝務中抽出時間與皇子們維繫父子感情,考究皇子公主們的學問……
做了這麼多,為何自己的這些兒子還是一個比一個不爭氣?心思一個比一個歹毒冷酷?
李世民想不通,他不知道自己哪裡做錯了,也不知道作為一個父親,自己應該做點什麼才能把兒子們往正道上扭轉。
至於李祐謀奪李素的活字印刷術,尤令李世民面上難堪。
兒子的陰暗心思就不說了,李世民一生睿智,活得比誰都明白。自己這些兒子們為了謀取皇位而玩弄的花樣和心思,他冷眼旁觀看得清清楚楚,有些花樣老成穩重,有些卻幼稚得可笑。
只是身為皇子貴胄。竟效盜匪行徑,將臣子的家產強奪過來,這一點卻令李世民格外憤怒。
今日召見李素時,這小子說話四平八穩,滴水不漏。李世民初時還覺得這是李素磨練了性子後,變得成熟穩重了,直到現在他才知道李素在他面前的表現其實並非敬畏,而是疏避,他眼裡的皇帝已跟「盜匪他爹」這個字眼劃上了等號,說話四平八穩不是因為敬畏皇權,而是如同良善百姓路遇強梁的心情一樣,怕……再被搶劫?
想到這裡,李世民胸腔中的怒氣便愈發翻騰,也不知是氣兒子不爭氣。還是氣李素對他的混帳態度。
「常塗……」
「老奴在。」
李世民閉眼沉思片刻,然後睜開眼,緩緩地道:「傳旨,齊王李祐月內離開長安,回齊州封地,閉門潛心向學,另……原吳王府長史權萬紀調任齊王府,仍任長史,專司教導齊王學問處世之道,嚴厲告誡權萬紀不可懈怠。務必悉心教導齊王,若有偏頗妄縱,朕必問罪。」
***********************************************************
齊王李祐匆忙跑出了甘露殿。
此刻的他很恐懼,腦海里還浮現著父皇發怒時的模樣。那是真正的天威壓頂,仿佛一道道來自九天的雷霆狠狠劈在他身上,明明是溫暖如春的大殿,他卻如同掉進了冰窟,整個人被凍得動都不敢動。
直到現在已跑出了甘露殿,快走到太極宮門了。他還覺得身上一陣陣發冷,額頭的汗水一直沒停過,父皇附在他耳邊語氣冷森的那句「爾欲代朕收天下士子之心乎」,那句質問帶著冰冷的殺機,此刻回想起來仍情不自禁打了一個冷戰,仿佛剛才從鬼門關里走過一遭似的,毫無疑問,父皇的這句話將成為他此生最恐怖的夢魘。
現在的他,才知道自己幹了一件多麼愚蠢的事。
印書啊,或許普通人能幹,但作為皇子,絕對是犯忌諱的事,因為他姓李,是父皇的親兒子,是有可能名正言順當皇帝的備選人物,所以他更不能幹,因為在父皇心裡,這個皇位並不屬於他,或者說,未來這幾十
第五百二十一章 另起波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