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食品安全法》的草案很快出爐,並進入修訂階段。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的組建由於涉及多個部門的職能,效率不高,但國家無疑是認可這個建議的,雖然緩慢但在不斷推進相關準備工作。
而除了出台相關的監管法規以外,國家還同時發布了由13家部委聯合推出的《業整頓和振興綱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規扶持受到重創的中國業。
在政策的帶動下,業巨頭們開始了「業復興運動」。
毒事件將山鹿從中國業版圖上徹底摘除,也引發了舊有業競爭格局的大地震。
捲入事件中的企,因部分產品召回及退貨、信任受損對銷售的影響,包括伊力、猛牛、聖元在內的企業都遭遇了業績危機。
畢竟,企像自來水必須流的公司,一刻也不能停。賣酒還好,賣不了可以放幾天;地產放幾天也沒有事,巧克力稍微快一點,也不至於一天也不行。牛就是24小時不停周轉的企業牛得擠啊,這些牛兩天不用就壞了,一旦有銷售的阻滯或者品牌受到影響,全線會混亂的。
嘉穀業雖然在這次事件中一飛沖天,將成為今年中國業新的王者。
但楊業絲毫不敢小覷伊力和猛牛兩家業雙強。
不用齊政提醒,楊業就意識到,經過毒事件打擊後的伊力和猛牛,元氣恢復之快可能超乎想像。
「其實對於猛牛我還不是很擔心!」楊業在年中總結會上如是說道。
猛牛這匹黑馬一黑到底,持續創造奇蹟,老牛同志用了7年時間,讓猛牛的銷售額從1999年的僅4000萬元在去年超過了100億元,甚至今年打算衝擊200億元的高度,超越伊力。可惜,三聚氰胺事件讓猛牛的「火箭速度」戛然而止。
捲入三聚氰胺事件對猛牛的品牌和形象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如果說猛牛前期的成功,得益於它的道德營銷以及老牛同志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出現安全問題以後,猛牛反而成為企中品牌形象摔得最狠的一家企業。
面對突如其來的行業風險,猛牛一直以「火箭速度」發展的缺點暴露無遺:發展時間過短,發展速度過快,底蘊終究不夠深厚,現金流面臨斷裂的危險。
楊業分析道:「事件爆發後,猛牛股價隨即大跌,猛牛今年的資金缺口預計達到二十億元以上。」
「最明顯的對比是,事件爆發之後,被三聚氰胺污染的所有產品都必須下架銷毀處理,損失不可避免,但在損失承擔上,猛牛和伊力的策略卻不一致。猛牛要求自己的經銷商責任共當,損失資金五五開,導致很多經銷商資金周轉不開,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而伊力選擇全額承擔損失,這種做法贏得了很多經銷商的口碑,與猛牛一對比,很好地樹立了正面的形象。可以預計,當國內業開始復甦的時候,有多少經銷商會倒戈伊力。」
「說到底,還不是有錢和沒錢的區別?」
好吧,齊政更不擔心猛牛了,後面都要賣了,還有什麼好說的。
齊政問道:「伊力的況呢?」
楊業面色一凝,說道:「雖然伊力可能是今年各**企中虧損最嚴重的企,但是伊力應對市場的速度最快,復甦的速度也必然領先行業。」
「怎麼說?」
對於老東家,楊業的消息渠道明顯更為靈活,因此對伊力的舉措一清二楚。
「舉個例子。集中全力強化品質檢測,是業在三聚氰胺事件集中爆發後的第一反應。但伊力的反應更快速、更全面。據說事件發生的一周後,進駐伊力所屬各源收購站和加工工廠的檢測監管人員就接近1萬人,全程監督擠和灌裝環節。」
「同時,伊力還投入了1億元採購專項檢測設備。你知道的,這段時間內,由於國內的需求量大,檢測設備一度脫銷。但伊力號召了集團所有人員,多方打聽最新的設備來源。」
「我聽說,當得知一批檢測設備即將即將抵達海關,他們就立刻派人聯繫設備廠家,愣是不等卸貨就直接從海關『搶走』了設備。」
齊政不由咋舌,想不到這幾年一「大公司病」的伊力,在危機來臨時也能這麼雷厲風行。
第288章 風雲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