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益海嘉里來說,今年依然是不甚理想的一年。
——在中國糧油領域的「萬年老二」地位沒有絲毫動搖,也看不到有反超的希望,自然稱不上順心。
但也不是沒有任何好消息。
「……相關部門已按法定程序同意金龍魚糧油創業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註冊,也就是說,金龍魚糧油的上市,正式進入實質性的倒計時階段。這次ipo募集到的資本,將全部用於中國境內投資。諸位,嘉穀正因多元化而分心,嘉里反攻的時刻到了,這是我們反超嘉穀的良機!」嘉里投資的行政總裁郭奎精神抖擻,掃視一眾老態畢現的董事會成員。
這是益海嘉里金龍魚糧油公司上市前的董事會會議,益海嘉里董事長郭孔封坐在上首,眼瞼微動,但沒有發聲,像是在睜著眼睛睡覺。
其他董事會成員一愣,卻是不由自主的避開了郭奎的視線。
郭奎重重的咳嗽一聲,道:「我說的不對?」
「嘉里和嘉穀比,還是有點不太好比。」儘管郭奎是郭氏家族成員,但大家也不能睜著眼睛說瞎話。
要說比嘉穀強的地方,益海嘉里也是有的,比如它是中國包裝食用油的引領者,比如它在棕櫚油品類上是絕對的老大,經手的糧油品牌不說成果如何,數量首先能打嘉穀一個踉蹌。
但不管怎麼吹噓,要說益海嘉里能一舉反超嘉穀,那就真的是睜著眼睛說瞎話了。
益海嘉里是個龐大的綜合體,但嘉穀也是個龐然大物,雙方業務高度相似,在各個細分領域,都是競爭對手。
遺憾的是,大多數情況下,嘉里都被嘉穀壓一頭。
益海嘉里的起家業務——包裝食用油,雖然老大地位不保,但由於食用油的主力消費群體為中老年人和女性,這類群體對於新品牌的接受比較慢,金龍魚的老二地位還是挺穩固的,問題是,嘉穀的老大地位也難被撼動;
食用油領域好歹還有些牌面,在大米領域,那才叫一個慘。這是真正的「一超多強」格局——包裝大米中,嘉穀已占據了超過40%的市場份額,後面二三四加起來也沒有嘉穀強勢;
麵粉領域嘉穀還在蓄力,但也不見得是好事。諸侯混戰,魚龍混雜,嘉里與國糧的市場份額不相上下,在嘉穀隨時發力的壓力下,雙方那叫夾緊尾巴。
市場份額有差距也就算了,在整體營收和利潤率上,嘉穀和嘉里更是天壤之別。
跟嘉穀的乳業、啤酒業和生豬業等業務相比,糧油行業實在是不太賺錢。
如果單賣米麵,利潤率甚至不到1%,大企業做是虧的。想在這個行業賺到錢,一靠銷量,薄利多銷嘛;二靠糧食的精深加工,延伸到整個產業鏈的挖掘,包括對糧食副產品的開發,提高其附加值等。
畢竟,糧油關乎國計民生,不可能像啤酒一樣說提價就提價。
但嘉里和所有企業一樣,都沒想到競爭模式已經完全不是當年的模樣。
全產業鏈!自建基地!從實驗室到田間再到餐桌!與新崛起的嘉穀相比,空有規模號稱強大的嘉里和國糧看起來就像個步履維艱的老傢伙,面對嘉穀的咄咄逼人,一步落後步步落後。
再沒有比大米領域更直觀的變化了。
以前,雖然糧食公司約有九成的九成的花費在購置原材料上,但大家都這樣,東家不買西家買,只能儘量搶購優質糧源,通過走「量」牟利。
現在,優質不優價、混收混儲的收儲模式,已經完全行不通了。你如果沒有自己的稻穀種植基地,主動推廣優質原糧品種,保證產品品質,被嘉穀品牌大米養叼了嘴的消費者,根本不會買賬。
這對於大米行業來說,當然是好事。市場倒逼上游進行變革,大米的產業化程度都提高了不少。對糧食企業來說,不僅能加強供應鏈管理降低綜合成本,還能讓公司的盈利不再受原材料價格波動太大的影響。
問題是,自建基地,致使益海嘉里負債率快速攀升。去年金龍魚糧油的資產負債率為51.2%,這也意味著,金龍魚糧油每年需要支付高額的利息。
嘉里一沒有國糧的國家支持,二沒有嘉穀的幾大金母雞在手;因此,將ipo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