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山川與河流眾多,西北是太行山、中條山;西部是秦嶺山脈;南部是桐柏—大別山和南陽盆地。大小河道一千五百多條。地形複雜,氣候適宜,物種自然就多。只是沒有湖北那樣的湖澤而已。
張春正在給學生們講森林的樹冠層級結構組成的生態系統。有些學生已經在神農架考察過了原始森林的生態。他們試圖把原始森林的生態系統與河南進行對比。
張春要講的是森林發展史,也就是從各種樹木在森林發展過程中的位置變化。並提出,除非是像神農架那樣的氣候條件。大多數的森林的進化都是靠火災。神農架潮濕,高水分的地方使微生物、昆蟲來消除死去的樹木。河南的情況可能有所不同。
梁漱溟找到張春時,講課已經接近尾聲。
「速生樹種,喜陽的樹種,比如高大的喬木會慢慢消亡。耐陰,生長緩慢的樹種占據了統治地位,雨水不再直接降落在地面,而被樹幹截留,更加耐陰的藤蘿和寄生的蕨類、蘭草、苔蘚快速生長。雨水流到地面要花很長時間。這就是森林能夠阻止洪水泛濫的原因。也是森林裡流出來的泉水格外清澈的原因。好了,同樣的生態環境演變。我現在提出的問題是,如果黃河按照正常的演變,而不是人為約束,在兩岸森林植被全面覆蓋下,會出現什麼情況。因為首先,你已經不可能對河堤進行修築了。」
「張先生,您這是要講治理黃河的問題嗎?這可是歷朝歷代都沒有解決問題。」
梁漱溟兩個人可不像張春和他的學生們一樣裹著軍用棉襖。帶著護著耳朵的綠軍帽。別人是穿著長袍戴著禮帽和圍巾。一副讀書人的樣子。
張春早就發現了兩個人。見他們只是安靜地聽課。也就沒有管他們。
「請問?」
「在下樑漱溟,這位是黃炎培。」梁漱溟介紹道。
張春笑了一下:「兩位問,我倒不妨回答一下。我個人認為河流的變遷有他的規律,該泛濫的時候,就要泛濫。沒有必要像這樣防著它。原來只是日常的一些小災小難,但是用人力去防,去堵。結果集小災而成大災。黃河決口,赤地千里。這是人類咎由自取。」
「難道黃河兩岸百萬畝農田不重要?」黃培炎大吃一驚。
張春點頭道:「確實不重要。我們的農業觀念太落後。我們的思想觀念同樣落後。農業並不只靠農田。森林,湖泊,海洋,都能給我們帶來食物。生物的多樣性會使食物也多樣性。營養更加豐富和均衡,有利於人類的健康。幾千年來,人們可能意識到了這一點,但是由於加工技術,對於食物的認識程度不夠,而選擇了最簡單的農業方式。黃河兩岸的森林損失殆盡。雨水直接沖刷土地,帶走了土地里的養分。農業產量迅速降低,於是人們只好開墾越來越多的土地來養活自己。這是黃河兩岸的現狀。雨水在地面留存時間太短,迅速匯集到河道,這就是洪水,人們築壩攔截洪水。於是黃河成了天上的河流,成了倒懸栽在我們頭上的一把劍。這就是我們的可悲之處。」
「在自然狀態下,黃河會是怎樣的情景?」一個學生問道。
「他應該是一條足夠大的河,他的河道要比現在寬很多倍。我們曾經研究過漢水在鍾祥大柴湖的情況。也就是說,漢水不只包括原有的河道,而大柴湖本身應該是漢水的一部分。漢水現在在大柴湖形成了湖泊和濕地,經過了近二十年的植被恢復,原來的漢江大堤現在成了一個鬱鬱蔥蔥的森林。漢江兩岸的植被現在非常好,所以即便是下暴雨,洪水也不會很迅猛地流下來,所以到現在為止,漢江大堤基本上沒有太大的變化。洪水慢慢漫過森林,流過濕地。然後回歸到河道。這個漲水的過程就是養育大柴湖區域類各種生物的過程。各種魚類,各種水生植物,促成了各系小環境的形成。大柴湖現在出產魚類,馬匹,羊,蓮藕,蘆葦,樹脂,水果,上千種藥材。它養活的人數遠比以前的水稻田要多。
所有這些東西加工成我們需要的東西,就需要比如機械製造,食品加工,紡織業,製革業,微生物發酵等等新科技。而正是這些科技讓我們立於不敗之地。人類與環境才能和諧,發展才可以持續。否則是不可持續的。
我認為黃河也應該如此。我們給黃河讓道,讓它回歸到他的本來面目,然後想辦法利用它,讓它成為
第九十六章 治黃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