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運趕去醫院慰問了一番史鐵生的遺孀和家人,並且派了一些人手參與到後事的籌辦當中。
中國作家網發布了首都作協的訃告。
訃告稱:「多年來他與疾病頑強抗爭,在病榻上創作出了大量優秀的他為人低調,嚴於律己,品德高尚,是作家中的楷模。他的去世,是我們的重大損失。我們將在充分尊重家屬意願的基礎上進行後面的安排和紀念活動。」
黑米圍脖也出了一條公告悼念史鐵生。
這是黑米圍脖自發推出的一項功能,如果某個時段有對社會和人民貢獻很大的人去世,就會出一個悼念標識。
史鐵生在某些人看來,或許只是一個「小眾」的作家,但是在文學水平江河日下的現在,他的文字卻因為有著強大的感染力,成為文壇不得多得的風景線。
完全符合黑米圍脖悼念要求。
最重要的是黑米圍脖的幕後老闆是史鐵生的榜一大哥。
郝運曾經有段時間特別迷茫。
他走出了村莊,成了一個有見識的井底之蛙。
然而,這種見識並沒有立刻變成他奮鬥的驅動力,而是陷入了一種「我爸為什麼不是有錢人」、「為什麼我夢寐以求的生活別人卻可以輕鬆獲得」的憤世嫉俗。
這種憤世嫉俗,在魚龍混雜的中專學校,甚至有可能成為他墮落的理由。
幸運的是他至少還沒有放棄學習。
當他在課本上讀到那篇《我與地壇》後,終於算是從迷茫之中走了出來。
郝運喜歡電影《活著》,但是見了《活著》的原著作者他也並沒有多麼激動。
莫言在文壇的地位或許比余華、史鐵生都高,但是郝運卻並不喜歡他的文字,對他這個人也沒什麼感覺。
唯獨見到史鐵生。
就覺得見到了一個把他從迷霧之中引領出來的智者。
文無第一,說的是文章的好壞很難分出誰第一第二,因為每個人的審美和評價標準不同。
那麼,在郝運如果覺得史鐵生是最好的作家,那他確實就可以蓋過其他任何人。
2011年1月4日,是史鐵生60歲的生日。
他沒有來得及吃上生日蛋糕,不過這天下午,在首都798藝術區,他的朋友們依然來參加他的生日聚會。
郝運低調的出席了「人生最後的聚會——史鐵生追思會」。
只是不管他多麼低調,只要出現了,自然就難逃利眼的媒體記者。
他瞬間就陷入了媒體記者的包圍當中。
「郝運,請問你是來參加史鐵生追思會的嗎?」有記者迫不及待的問道。
「是的。」郝運點點頭。
「你和史鐵生是朋友嗎,你們為什麼會有交集。」媒體記者來了精神。
一個殘疾人作家,一個享譽國際的知名導演。
哦不對,好像郝運也是作家來著。
他不僅在歐美是暢銷書作家,在國內也一樣如此,最近還出版了《長安十二時辰》《催眠大師》等作品。
即便不看他出版之外的成就,他也是個知名作家。
而且前不久他還拿了米果的星雲獎。
這是華人第一次獲獎,在內地其實也被瘋狂報道了好幾天,熱度到現在都還沒有徹底消散。
只不過郝運在其他領域的成就更加耀眼,所以大家就很難去正視他在文學方面的成就。
「對,我和史鐵生是朋友,幾個月前還探望過他,沒想到」郝運不勝唏噓,他之前還想著過幾年給史鐵生做個人傳記電影呢。
沒想到只是幾個月時間,故人就已經凋零。
世事無常,不外如是。
「聽說黑豆傳媒已經購買下史鐵生作品的所有版權,是因為你們的朋友關係嗎?」
記者這樣懷疑很不禮貌,但是可以理解。
影視版權這東西動輒就十幾萬甚至上百萬,更何況是所有作品的影視版權。
「購買版權是公司行為,和個人交情無關,如果說個人交情的話,我給史鐵生寫了一個劇本,本打算國外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