沮授這個六十來歲的老頭子是僅次於袁紹的三軍總司令?
雖然之前曾經看過賈詡提供的花名冊,但我現在才對袁紹軍中各人的角色有了一個大概的概念。
「在袁營之中,對沮授的權勢眼紅的人極多,其中以郭圖為最甚。」張郃給我講解袁營幾位大臣的恩怨情仇,「郭圖這人也算潁川名族,但屬下以為此人並無大才,只知功名權勢,對於同為謀臣卻深受袁紹重用的田豐、沮授、審配等人都有嫉妒之心,對袁紹阿諛諂媚,更暗地中傷同僚,所幸袁紹知道他的為人,一直沒有重用。」
「你說所幸?」我挑了挑眉毛。
張郃一怔,臉色忽然變得尷尬難看起來:「屬下一時口誤!主公千萬不要放在……」
「哈哈,開玩笑!」我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唯恐將他的舊傷震裂,「你剛來幾天,一些習慣沒轉過來時很正常的,我也沒這么小心眼,繼續吧。」
「是!」他連忙點頭,卻有了一點字斟句酌的謹慎,「郭圖雖然與屬下之前一樣,傾向於擁立袁譚,但與我們河北人之間矛盾已久,早已互不相容。不過……袁譚這廝卻向來親近郭圖,反而對我們河北士人有些偏見……」
我忽然明白了一些事情:袁氏是汝南望族,因此最早追隨他的人群中,以河南(廣義)名士居多,如郭圖、荀諶、許攸、郭嘉、逢紀、辛評、辛毗等,但隨著袁紹在河北的事業逐漸走上正軌,他不可避免地要重用河北當地的士族,比如田豐、沮授、審配、顏良、文丑、張郃、高覽等等,然後……這兩個陣營自然就有了衝突與矛盾,也就有了互相傾扎,直到水火不容。
尤其是袁紹年齡漸大(五十了),膝下三個兒子已經成年,而且袁紹本人偏愛老三袁尚,這就必定會在選立繼承人的問題上引發各方更大的衝突,事實也證明了,袁紹死後他看似「謀臣如雨、猛將如雨」的集團在一瞬間分崩離析。
我定了定心神,又問道:「其他幾位袁氏的重要屬下呢?」
「唔,河北最具人望的,無非田豐、沮授、審配三人,」張郃想了想答道,「袁紹最敬重的,自然是田豐田元皓,而且也委託其輔佐自己寄予厚望的三兒子袁尚,不過田豐以剛烈正直聞名,袁紹這個兒子嬌生慣養,哪裡能忍受那些嚴苛的管束,自然不會喜歡他。」
我忍不住搖頭。
「沮授年歲最高,又是袁氏老臣,素來被袁氏上下所敬重,他的智謀計策,也向來被袁紹所重視,而且被任命為督軍之重職,職權一時無兩,不過他的毛病也同樣嚴重。」
「哦?」我抬了抬下巴。
「人年紀大了,難免有些迂腐和固執,常常與袁紹發生爭執,幾次在公開議事時讓袁紹下不了台,」張郃嘆道,「所以……袁紹也不再徵求他的意見了,此次沮授隨軍督戰,卻遭遇大敗,這罪責肯定是難逃了,他手中的督軍大權恐怕也要分給他人了。」
「倔強的老頭子……」我也嘆了口氣。
「田豐和沮授,固然因為德高望重而受到袁紹的尊敬,但他真正的心腹卻是審配!」張郃沉聲道,「此人也是以忠烈慷慨而聞名河北,在韓馥手下不得重用,在渤海時便被袁紹委任為幕府統領,隱然為眾謀臣之首,而後更由於他謀劃害死了不服袁紹的魏郡太守栗成,同時一石二鳥地逼走了主公……袁紹便更加重視這個心腹了。」
再一次聽到這件往事,即使我覺得這似乎已經過去很久了,但仍是有一種憤怒的情緒在全身遊走。
「審配很得重用?」
「確實如此,」張郃點頭,「基本上河北方面的大小政事,全都經他之手處理。不過……」他遲疑了片刻,又道,「近來逢紀也越來越得**……隱隱有與審配爭鋒之勢,而聽說此二人之間頗有私怨,恐怕袁紹也樂見二人不和。」
我啞然:不就是老大搞平衡的把戲嗎?這真是狗血的劇情啊……
「總的來說,袁營之中主要分為五派,其一為總統政令的審配,其二為後來居上的逢紀,此二人都不喜袁譚,傾向於袁尚;其三為郭圖兄弟、辛評兄弟,以郭圖為首,擁立長子袁譚;其四……則是如許攸、崔琰、陳琳等,在選立繼承人問題上並沒有明顯的傾向,只為自家本族考慮。另外,田豐、沮授,還有淳于瓊,這三人算是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