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明閣大門終於敞開了。
雖然建康宮裡命名為「閣」的居所皆為嬪御居住,但其實也建有正殿、偏殿,卻不稱為「殿」,只稱「中堂」和「偏廳」,皇帝現在坐正堂,除他之外,瀛姝跽坐在側,但眼瞅著皇后到場,瀛姝當然要起身禮見,皇后終於是看見了這場戰役的「敵軍先鋒」,有意喝斥幾句,先聲奪人,可皇帝卻拿起了主審的架勢。
「都坐下吧,坐下再論是非。」
皇后見中堂里沒有擺設她坐慣了的便床,只擺著幾張枰,就委委屈屈直瞅著皇帝,皇帝置之不理,皇后頓時就覺心往下沉,此時她有些懊悔沒有通知太子了,皇帝儼然正在震怒,而且看情況是聽信了瀛姝的詭辯,如果太子在場,哪怕不言不語,只要在場就是對皇帝的提醒。
她的辰兒,原就像珝兒,只要辰兒在,皇帝就會想起早亡的珝兒,皇帝就不會偏聽偏信他人的指控。
皇后很嬌弱地坐下,可她當然不會真把嬌弱進行到底,剛坐穩,就問:「妾只聽江尚儀說徐才人中毒,連江尚儀都說不清內情,妾更是一頭霧水了,陛下,徐才人現在如何?」
「徐才人的確是中毒。」
「陛下該知道的啊,江尚儀不可能會害徐才人,除了除非」
「徐才人是自己服的毒。」
皇后這回是真驚訝了:「她自己,她怎麼可能輕生?」
「是裴王氏把毒藥交給了她,且裴王氏已經供認不諱了,裴王氏的供訴清清楚楚,是淑妃把毒藥交給她,且告訴了她一套說辭,讓徐才人以為是皇后令下,當然,裴王氏沒有告訴徐才人那是毒藥,裴王氏也根本不知道淑妃你交給她的是什麼毒藥,她說,她一提『傍矜閣主』四個字,徐才人就一點懷疑和顧慮都不存,答應了會聽令行事。」
皇后的頭硬生生轉向了另一側,這下子,是用目光在拷問淑妃了。
「傍矜」二字其實沒有什麼出典,這僅僅只是一個暗號,這個暗號只有天知地知三人知,皇后這時認定徐才人已經被毒死了,徐才人不可能用她的命嫁禍陷害,王四娘從哪裡得知暗號的呢?必定就是淑妃口中!
她明明已經交待淑妃中止計劃,淑妃竟然敢違令?
淑妃的神色沒有改變。
但她並沒再保持緘默。
「妾年幼時,雖然一度寄住在矜雅居,那是一位大歸的世族女子開設的學墅,因她與妾的母親機緣巧合相識一場,正逢戰亂期間,妾的母親便求了矜雅閣主庇護妾一時,這事雖然不是太多人知道,也並非無人知道,按理說王少君應當是不知的,可是也保不住妾身邊的宮人,只覺得這樣一件稀鬆平常的小事就講起來,被有心人聽去了,於是就有了這一出。」
「淑妃這話朕聽明白了,你意思是說王四娘的話是杜撰,是有人授意她嫁禍你。」
劉淑妃的眉頭微微皺著,這近乎是她下意識的舉動,因此她並沒有覺察到已經有了不滿及困惑的表露,隨之,她的目光還掃向了瀛姝。她一直比皇后還要篤定,陛下絕對不會有易儲的想法,無非是涉及到了琅沂公的兩個孫女兒,尤其是王瀛姝,才不得不擺出「公論」的架勢,那徐才人飲下了銷魂散,一時半會兒死不了但也只能在昏睡中死去,王青娥的供辭並沒有佐證,正確的處理方式,難道不是捨棄王青娥這微不足道的棋子,把矛頭隱隱指向賀氏,借謝氏之手對付賀氏,太子才能坐享漁翁之利麼?
陛下理當埋怨的人是王瀛姝才對,因為王瀛姝的不依不饒,使得皇后、太子蒙受嫌疑,此時陛下不應繼續追根究底。
可這僅是劉淑妃的判斷,她無法左右皇帝的行為,她既然已經承認了矜雅閣主和她相關,那必定不能不作回應了。
「妾絕沒有指使王少君毒害徐才人,王少君對妾的指控,的確是欺君之辭。」
「你既這樣說,朕也只能信了。」
劉淑妃一口氣沒完全松下來,就聽皇帝說——「徐才人,你來與淑妃對質吧!」——她猛地一仰脖子,差點沒把頸骨給折斷了,腦袋裡頓覺發昏,可視力沒受影響,她看得清清楚楚,從中堂里正座後那面艾葉青的石屏後繞出來的人,可不就是理應昏睡不醒的徐才人?但這怎麼可能?她分明謀劃好
第一卷 第95章 好一個淑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