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神閣 www.bishen8.cc,最快更新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經沒了最新章節!
是的,如果他朱由榔只不過穿越成一個平民、地主或者士卒、商人,那他或許可以給自己找一條後路。
可是,現在他是南明朝廷最後一個皇帝,是漢地十八省千萬在滿清鐵蹄下殷殷期望的大明天子。他沒有資格背叛這種責任。
作為一個後世人,他明明知道歷史洪流的走向。現在是十七世紀中葉,歐洲的文藝復興運動早在數十年前就已經結束,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和麥哲倫環球航行已經過去了一百多年,歐洲大陸上,冉冉升起的資產階級正將自己的觸角伸向遙遠的東亞。
西班牙、葡萄牙、荷蘭,一眾殖民主義帝國已然橫行全球。
在英國,近代物理學的開創者牛頓在十幾年後就將奠定自然科學大廈,而在法國,啟蒙運動的資產階級革命火苗正在萌發。
他明明知道人類文明前所未有的巨大變革正在轟轟烈烈的進行,中華民族一旦錯過,就只能用數百年的沉淪和數以億計的犧牲才能填補。
他明明知道,現在壓在整個民族身上的,不僅僅只是民族壓迫的暴政,還有即將葬送的未來......
他沒有資格逃避。
朱由榔微微慨嘆,突然想起了三百年後的那群人,他們恐怕比自己要難得多吧?於是輕聲吟道
「己飢己溺是吾憂,急濟新懷幾度秋。
鐵柱幸勝家國任,銅駝仍作荊棘游。
千年朽索常虞墜,一息承肩總未休。
物色風塵誰作主,唯看砥柱正中流!」
作為一代思想、文學大家,王夫之眼前一亮,陛下這首七律詩他從未聽聞過,雖然在格律上略有缺陷,卻頗得豪邁格局,有一股以天下為己任的英雄志氣!
「這是陛下新得佳作嗎?」
朱由榔輕輕搖頭「不過是借用一位前輩的舊詩,抒發感懷罷了。」
王夫之自是不信,只當皇上自謙,在這危機時候,不願去得個什麼「文名」而已,但卻是仔細記了下來,日後回到肇慶,還可以與瞿式耜他們討論一番。這位皇上,實在是太出人意料了,怎麼也不像是大明養豬式教育教出來的王爺啊。
他當然不知道,這首詩的作者,乃是三百年後力挽狂瀾,重補天裂的那幾個人之一。
-------------------------------------
次日拂曉,大軍再次出發,不過倒是遇見了一件意外之事。
之前趙印選、高一功等人商議,考慮到靈川方向直接暴露在清軍耿仲明部的正面攻擊範圍中,所以在路過這一路段時,是做好了戰鬥準備的。
但誰知道,這一路不僅一帆風順,無人阻攔,而且路邊還碰見了明顯的戰鬥痕跡,直到碰到了靈川方向過來的游騎,這才打聽清楚。
原來駐守在義寧方面的前軍左師總兵袁宗第在收到千秋峽可能被破的消息後,也不等皇帝這邊調令,他猜測,千秋峽方面明軍一旦後撤,耿仲明不可能坐視不管。於是現在義寧方面主動出擊兩次,做出大軍要繼續堅守的樣子,而後從陽江畔的密林中悄悄將四千兵馬帶到靈川西側,配合守軍把疾馳而來的耿仲明打了個措手不及,丟下近千屍體跑掉了。
是的,耿仲明二來靈川,又被捅回去了。
聽到這個好消息大家很是振作了一番,千秋峽一旦失守,再加上本就打算收縮防守桂林,所以義寧方向基本也就失去了布防的價值,丟了也就丟了,倒是袁宗第帶來的四千生力軍正當其時。
此時桂林尚有約五千守軍,再加上袁宗第帶來的四千人和靈川的三千守軍,以及朱由榔此時麾下近萬人。整個桂林防禦戰便能動員出約兩萬三千人左右,兵力上有所加強。
眾人也不耽擱,只在靈川城外歇了會,連城都沒進,通知城內守軍安排好撤退事宜,一起撤往桂林。
有意思的是,此時靈川城內卻已經空了,除了三千守軍和少量民夫不見百姓,一問才知道,新任桂林知府早在數天前就已經通知組織疏散了。
這個新任桂林知府朱由榔倒是
第54章 擎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