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速中文網 > 軍事小說 > 重生明末當皇帝 > 第330章:移民西域

第330章:移民西域

    不僅是河西走廊的農業有祁連山山脈的高山雪水的支撐,西域地區的農業同樣也有天山高山雪水的保障。●⌒,.

    這些高山雪水受小冰河影響不會那麼大,明王朝將西域地區開發出來,這裡的農業受災情況不會那麼嚴重。

    重點還是如何引灌雪水的問題,在西域地區實際上已經有相關的水利工程,這些水利工程是昔日漢人在西域從事農業的時候留下的技術,經過一番發展之後,已經比較成熟了。

    西域地區的水利設施主要就是坎兒井,這種井是西漢時期漢人開發西北地區發展起來的。

    漢代尤其是漢武帝的主要功績之一是開發了廣大的西北地區。當時把移民實邊和修渠屯田作為抗擊匈奴侵擾的組成部分,這時西北地區成為僅次於關中的水利重點地區,水利工程技術也大大提高。

    如今在吐魯番盆地,依舊有很多坎兒井存在。葉爾羌汗國之所以擁有農業和手工業,首先就是因為與了漢人留下的灌溉設施,從而有了農業。有了農業的支撐,手工業自然而然的就也湧現了出來。

    坎兒井是開發利用地下水的一種很古老式的水平集水建築物,適用於山麓、沖積扇緣地帶,主要是用於截取地下潛水來進行農田灌溉和居民用水。

    坎兒井的結構,大體上是由豎井、地下渠道、地面渠道和「澇壩」(小型蓄水池)四部分組成,吐魯番盆地北部的博格達山和西部的喀拉烏成山,春夏時節有大量積雪和雨水流下山谷,潛入戈壁灘下。人們利用山的坡度,巧妙地創造了坎兒井,引地下潛流灌溉農田。坎兒井不因炎熱、狂風而使水分大量蒸發,因而流量穩定,保證了自流灌溉。

    後世吐魯番的坎兒井總數達1100多條,全長約5000公里。而明代吐魯番地區的坎兒井倒是沒那麼多,有大片土地沒有被發開出來。所以接下來在吐魯番盆地的農業開發。首先就是修建大量坎兒井,將高山雪水引入地下,然後輸送到各片農區進行灌溉,從而開闢出大片大片的棉田。

    西域的棉花產量是全國最高的地區。這裡的氣候非常合適棉花生長,只要保障灌溉和管理,皮棉產量突破100公斤完全是輕輕鬆鬆的。而關內各省的棉花畝產,一般都在100左右上下,主要看灌溉條件和管理。西域則是有天然氣候上的獨特優勢。在相同的管理水平和灌溉條件下。西域的棉花產量要高出一截,而且棉花質量也最好。

    整個西域開闢個2500萬畝以上的棉田完全不是問題,一戶棉農經營50畝棉田來計算,需要50萬戶棉農。


    朱由校在紫禁城噼里啪啦一算,50萬戶棉農算下來,如今準噶爾部占了5萬戶的定額,還有45萬戶。

    至於這些土地,正好用來安置裁撤下來的邊軍,如今還有三個鎮的邊軍沒有裁撤,正好可以把這些邊軍安排到西域去。

    「寧夏、固原、甘肅三鎮軍戶經過統計之後。實際擁有軍戶萬戶,這些邊軍全部移民西域,每戶分配50畝耕地,需要分配土地1150萬畝。棉花種植業還有1100萬畝的缺口。」朱由校一番計算,發現開發西域還是需要大量移民的。

    畢竟西域不僅僅只有棉花種植業,那麼大的地方,把水利設施修一修,起碼能開發個五千萬畝以上的耕地出來。

    另外棉花種植業是需要工人的,一戶棉農一年下來經營50畝棉田,到了秋天發採摘棉花的時候。一戶人家肯定是忙不過來的,畢竟這年頭可沒有什麼機器採摘。

    不僅需要農民,還需要工人。

    移民是肯定需要的,但是勞動報酬比較低的農業工人從哪裡找呢?朱由校很快就把目光瞄準了葉爾羌汗國的那些異族。

    乾脆搞一個圈地運動。剝奪那些信仰極端宗教的異族的土地。

    那些土地就分賞給建立了軍功的官兵,這些官兵移民與否並不重要,可以成立一個農業公司來進行生產,把那些異族變成農業工人進行管理。

    再用生產兵團開墾一些耕地,就可以把整個西域的農業資源開發出來了。

    開礦、修路之類所需的工人,則從關內招募漢民進行了。這些普通漢民沒有軍功什麼的,西域也不是毫無基礎的海外地區,就不分給土地了。

 



第330章:移民西域  
夏烽原推薦:  
隨機推薦:  我在異界有座城  掛了99次之後  生生不滅  網遊之菜鳥很瘋狂  鋼鐵蒸汽與火焰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

搜"重生明末當皇帝"
360搜"重生明末當皇帝"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