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速中文網 > 女生小說 > 重生軍工子弟 > 1821 瞧不上伊爾-76的技術資料?那搞安-124吧

1821 瞧不上伊爾-76的技術資料?那搞安-124吧

    第1821章 瞧不上伊爾-76的技術資料?那搞安-124吧

    「具體情況,還是要等首飛後,根據試飛工作來確定,畢竟,現在我們得到的,都是理論數據。」馬老告訴謝凱。

    謝凱也知道情況。

    飛機再大,理論性能再強,都只有飛起來後得到實際數據才能知道。

    理論跟實際總會有很大出入的。

    現實中,有很多因素是之前無法預計到的。

    「首飛還有多久?」謝凱直接問了時間,「我們需要根據運-15的具體性能數據來決定引進多少伊爾-76。」

    「總裝還有三個星期才能結束,地面滑跑實驗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至少需要半年時間……」程不時看著馬老,馬老暗中點頭後,才謹慎地說了一個時間。

    半年的地面滑跑實驗,已經很快了。

    每一次的試驗,都是為了找出問題,然後改進設計,最後在地面上沒有任何問題,才能開始首飛。

    任何一款飛機,從樣機製造完成,到最後試飛定型,都需要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很多甚至長達數年甚至十年時間。

    眼前的這架,其實算是運-15的第二架樣機了。

    第一架用來做地面靜壓力實驗的,已經在實驗車間,大多數實驗都已經完成了,最後將會被破壞,用來檢驗飛機結構設計的強度等。

    至於更早期用於風洞實驗的模型等,那都不是現在需要考慮的。

    研發成本高,周期長,就因為這些工作缺一不可,任何實驗數據都不能少。

    中國人最擅長的就是在缺乏資金的情況下用各種省錢的土辦法來創造更高效的方式,當年沒有超級計算機,用算盤打出原子彈各種理論數據,最後比超級計算機還精確。

    運-10在研發過程中,一直都缺經費,所以,各種省錢的土辦法都用,最後形成了一套特有的理論。

    在繼續研製過程中,之前用的方法,不僅可靠,還讓研發成本大幅度下降。


    可謝凱現在需要知道這飛機的真實性能數據。

    「這跟採購伊爾-76沒有多大關係吧?即使實際性能符合理論數據,發動機也會限制批量生產。」程不時擔憂地看著謝凱。

    雖然他一點都不願意國內採購別的飛機。

    「如果性能符合理論數據,咱們就直接用錢砸發動機出來。少量採購伊爾-76填補尋求就行了。」謝凱明確表示了自己的態度。

    只要國產大飛機能有前景,符合需求,尺寸什麼的小點,都不重要。

    在了解到運-15的實際情況後,謝凱再次離開了基地。

    連岳林等人都沒見。

    「立即跟烏克蘭方面聯繫,讓小舅先期不要採購多了,最多不超過20架伊爾-76。」謝凱回到辦事處後,就讓人跟柳東盛聯繫。

    「柳總反饋回來消息,那邊可能搞到伊爾-76的全套製造圖紙。」

    工作人員把烏克蘭的情況作了匯報。

    「那個現在基本上算是雞肋,咱們在某些領域,已經走在蘇聯同類型技術的前面了。」謝凱可以自豪地說這話。

    哪怕伊爾-76在30年後同樣在持續生產,現在的他,可以自豪地說,不是那麼重視了。

    運-15的最大起飛重量比伊爾-76少了四十噸啊!

    而伊爾-76運輸機秉承著蘇聯裝備一貫的特色——傻大粗,耐操,空重超過90噸。

    大飛機,越重,使用成本也就越高,畢竟需要消耗更多的油料來維持飛行不是?

    原本,國內航空工業基礎是學的蘇聯的,但是後來發展運-10,就開始使用西方的標準,技術也向著西方靠近。

    西方的飛機,因為材料跟工藝更先進,同等類型的,重量要比蘇聯的輕不少。

    當然,也因為這些原因,西方的飛機在耐操程度上,是沒法跟蘇聯比的,在非洲草原上的狂野起降,同類型的西方飛機是沒辦法做到的。

    「咱們的技術超越蘇聯?」工作人員有些不理解。

    他也知道謝凱的性格,見謝凱沒主動



1821 瞧不上伊爾-76的技術資料?那搞安-124吧  
葫蘆村人推薦:  軍工主宰  弄潮1990從廠長開始  黑金科技  超級軍工帝國  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  我真的只是村長  強國快遞  超級製造帝國  
隨機推薦:  布萊肯林場  神魂丹帝  末日崛起  近戰狂兵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

搜"重生軍工子弟"
360搜"重生軍工子弟"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