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齊隱藏入趙的第二天,平原君就把這事通知了平陽君。兩人也不通知外臣,徑直入內報告了病中的趙王。趙王躺在席上,閉著眼聽平原君說完,口裡含糊不清地嘟囔了幾句。守在旁邊的王后俯身到趙王的耳邊聽了聽,抬頭道:「願聞平陽君之策!」
平陽君道:「秦魏相爭,而魏齊入趙,是欲引秦入趙也。願王拒之!」
平原君道:「魏齊勢窮來投,拒之不義,願匿而留之。」
平陽君道:「魏齊勢非窮也。彼魏相也,得意於王,周旋於朝間,雖得罪於秦相,魏王護之,勢非窮也。」
趙王又嘟囔了幾句,王后道:「王願聞魏齊得罪於秦相之事。」
平原君和平陽君相互看了一眼,平原君道:「聞秦相應侯張祿,魏人也;本名范雎,游食天下,入魏中大夫須賈門下。須賈使於齊也,范雎從之,而得王寵,賜牛酒。須賈意其賣魏也,告魏齊。魏齊杖辱之,幾死,復為人所救。陰潛入秦,遂得志於秦王,先為客卿,復守河東,去歲十月乃拜相封侯。聞其曾定義渠、蜀漢,功甚大;又興河東、安邑。秦王與之議兵。須賈入秦拜之,至而知秦相張祿乃其故吏范雎,甚被辱。復欲得魏齊之首,不爾屠大梁。秦王亦如之。魏齊遂亡奔趙,魏但推齊亡矣,以塞秦也。」
平原君儘量站在中立立場,不帶感情色彩地把知道的事情原委說了一遍,但從字裡行間還是聽得出他比較同情魏齊。
平陽君很不以為然地道:「或言范雎賣魏,或殺之,或族之皆可,奈何親杖之,又復辱之?魏齊可謂寡德也!」
趙王又嘟囔了幾聲,王后道:「王願二弟咨於虞卿可也。」兩人應喏而出,來到前殿。命人請來虞卿。
平原君道:「蓋有機密疑難,願就教於卿也。昨者,魏相魏齊來奔,至於敝宅。彼為秦王所惡,絕之則不義,留之則秦怨必歸於趙也。奈何?」
虞卿幾乎沒有猶豫地回答道:「但以義行之,何患也!若懼秦,但匿之可也。」
平原君道:「卿之論正與吾意同。然魏懼秦乎?將引秦東向,而歸禍於趙乎?」
虞卿道:「自閼與戰後,秦趙禍構,勢難解也。又豈在魏齊乎?若足與秦抗,則留一魏齊何患;若不足與抗,雖絕魏齊於事何補?不若留齊,以為聯魏之本也。魏前失河西,復失河東,再失安邑,今失南陽,每戰輒負,喪師失地,膽氣沮也。韓與秦鄰,服秦久矣。而趙一勝秦,而魏、韓背之,此趙主盟之機也,未可失也。今假魏齊以和魏,依魏而和韓,三晉和而秦不得東,趙有泰山之安。東收齊,北服燕,將半天下也。舉五國之力而向函谷,而秦自服也。秦服則楚無足論矣。」
平陽君道:「策士者,每有大言,捭闔天下——而事多不諧。今收魏齊,秦必怪之,舉兵而至,復當奈何?」
虞卿道:「秦與趙,地理難通,秦將何道而伐趙耶?若道河內,則有韓魏之地;若道太原,則山川修阻,秦縱有十萬之眾,不可過也。若棄韓魏,則秦旦出於軹,而夕至邯鄲。故當和韓魏也,而魏齊所必救!」
平原君道:「卿之言,孤謹志之。當報於王。」
虞卿道:「雖然,不可顯於諸侯。但匿之於邯鄲,而待魏和。」
平原君道:「謹奉教!」
於是趙留下魏齊,居住在一處大宅院之內,只說是平原君的外室。而虞卿開始在三晉間來回奔走。
盛夏時節,黃河水淺。秦使飛車傳報韓、魏,穰侯將出咸陽,就歸封地。
此前,涇陽君和高陵君都已經就封,他們的封地是宛和鄧,都在秦南陽郡境內,早已就封。華陽君的封地新城雖孤懸在外,但在各國勢力的邊境,而且華陽君年邁體衰,無力就封,分了一些封戶給華陽夫人,被特許留在咸陽。只有穰侯特殊:他的封地穰雖在南陽郡,但陶卻在濟水下游。陶遠比穰繁華富庶,穰侯決定就封於陶,這就需要穿越韓、魏兩國地界。
和涇陽君和高陵君就封平平靜靜不同,穰侯就封可謂地動山搖!提前一個月和魏、韓打好招呼,先鬧得滿城風雨不說,啟程時也驚天動地!
魏冉把咸陽的份田和住宅全都上交,所有家財、家臣、親營、姬妾全都帶走,一起起人員、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