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約稿。
溫學在碰見一些年輕作者和讀者的時候,經常被問的一件事兒就是,你們編輯真的會看公共來稿郵箱嗎?溫學每次都說看,但其實,看是看,但也就象徵性的看一下。
道理很簡單。
作為國內文學殿堂級的刊物,他們對稿件質量要求很高。
他們稿件大多是向已經成名的作家約稿;中生代作家來稿;向文章刊登在別的刊物上,或者得獎了,或者別的作者們推薦的,編輯們覺得有潛力可挖的年青一代作者約稿。
很多人要問了,公共來稿郵箱裡就沒有一鳴驚人的稿子嗎?
有。
上一次一鳴驚人的作者現在已經四十多了。
他二十多歲時一鳴驚人的。
至今還被圈裡的人津津樂道。
至於近些年從公共郵箱發掘出的稿子,最終登刊的,也有。
溫學就曾負責過一次。
那篇稿件雖然問題很多,但有亮點,在跟作者深度溝通的基礎上,溫學給出了專業的意見,然後,作者反覆的修改,反覆的溝通,差不多用了半年,稿子才最終成為登刊的模樣。雖然溫學很欣慰,那位中年作者因為這次改稿受益匪淺,走上了作家之路。
但——
這麼改一次稿太累了。
而且。
在公共郵箱這類稿件也不多,更多的是千奇百怪的稿件,不按格式命名的,發件人暱稱非主流的,每天發N封投稿轟炸的,甚至還有自詡現代金瓶梅,發小黃文的。
別說。
寫的真他媽好。
溫學第二天早上出版社上班的時候,腰上貼著膏藥。
可惜。
不能算工傷。
所以——
即便編輯們有看公共郵箱稿件,給每篇稿件簡單意見的任務,也只在考核臨近,或者每三個月郵箱清稿時才突擊看一批稿子。
平時。
溫學都懶得打開。
他們主要精力還在約稿,看認識的作者來稿以及溝通修改上。
對於約稿——
編輯們會提前跟作者溝通的,但有時候計劃趕不上變化。
譬如現在。
主編在詢問編輯們的約稿時,老黃:「老於交不了稿,短篇寫成中篇了,而且——」
老黃覺得他還有寫成長篇的趨勢。
缺稿了自然得補上。
主編問向誰約稿合適:「來點兒新鮮血液,別老找那些老傢伙們約稿。」
主編還是希望有不同風格的。
老黃他們推薦了幾個年輕的作者。
溫學鬼使神差的脫口而出:「要不,咱們找江洋約稿?」
會議室安靜下來。
老黃:「也讓老賊騙咱們點兒稿費?」
這廝也是江洋推理的愛好者。
不要以為純文學編輯就不看類型了,他們偶爾也需要調劑下口味的。
溫學:「審核嚴點兒不就行了?」
主編想了想。
作為雜誌的主編,站在利益角度,他很希望約稿江洋。
流量啊!
但——
他們雜誌的讀者們看到這名字時,估計會覺得嚴肅文學不嚴肅了。
不過——
想到有個被騙稿費的大冤種雜誌在前,主編就同意了。
編輯這圈子不大。
主編跟蘇珊聯繫了一下,蘇珊就把電話打給了李清寧。
「嗯?」
李清寧正在辦公室,聽到這消息時,看了眼躺在沙發上曬太陽的江陽,「我老公給他們雜誌投過稿,後來沒反饋,他又著急,就投到別的雜誌社了。」
現在離江陽投稿到他們雜誌社的公共來稿郵箱已經一個多月了。
他還等著《受戒》一出,讓許多人見識下汪老文字的美呢。
然而。
雜誌社遲遲不見動靜。
這不是雜誌社的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