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提起這一茬,夏侯虞自然就想到了蕭桓。
前世的這個時候,蕭桓被盧淵支使去了徐州。
蕭桓在娶夏侯虞之前,已是東陽太守,娶了夏侯虞之後,夏侯虞考慮荊州和襄陽相鄰,又均是軍塞要地,自家舅舅任荊州刺史,遂升了蕭桓做驃騎將軍、襄陽刺史。可還沒有等蕭桓去任上,盧淵突然改調蕭桓為持節都督,領徐、豫兩州軍務。
去徐州或是豫州,揚州是必經之路。
揚州刺史則是盧淮。
蕭家是故吳舊姓,勢力範圍在吳中。
豫州刺史和徐州刺史又都是盧淵的人。
盧淵此舉分明是在提防蕭桓,怕蕭桓勢大之後會加大夏侯有道的籌碼。
而在前世,夏侯有道昏迷不醒,夏侯虞雖然立刻就讓人快馬加鞭給蕭桓送了信,心裡卻知道,蕭桓剛到那邊,忙著鞏固自己的地位還來不及,怎麼可能趕得回來?可令她意外的是,蕭桓後來不僅及時趕了回來,而且還「及時」和馮氏勾搭在了一起。她的阿弟前腳出殯,他後腳就提出了立馮氏生的夏侯有福為帝……
想到這些,夏侯虞就會頭痛。
她索性把蕭桓拋到了一邊,想著盧淵有的那個侄女。
前世,上巳節是在鐘山邊舉行的,地方大,人多,場面有些混亂,她也沒有注意到范氏到底帶了哪些人參加御宴,等到盧淵把他那個侄女拉到她面前的時候,已經晚了。
這一次盧淵卻沒有把人帶過來。是他改變了主意?還是另有計較?
夏侯虞在心裡琢磨著,不免有些走神,等她再回過神來的時候,宴會已接近尾聲,有小娘子和小郎君們已坐不住在坐席上扭來扭去,就是母親們低聲誘哄或是喝斥都已經不太管用了。
她抿了嘴笑,覺得十分的有趣。
剛和蕭桓成親的時候,她也盼著有個自己的孩子。可後來……世事無常,她只慶幸和蕭桓沒有孩子,不然也只是苦了自己的骨肉。
她笑著吩咐田全:「散席吧!可別把小娘子、小郎君們給憋壞了。」
或者是沒有孩子的都特別的喜歡孩子,田余笑著應諾,神色很是慈愛。
小娘子和小郎君們大多一鬨而散,身邊服侍的忙跟了過去,卻惹得母親們個個皺眉,還有人拉著自家沒有跑掉的孩子小聲嘟呶:「你怎麼這麼皮?你看看人家盧家二郎君和三郎君,怎麼沒像你們似的!」
盧家二郎君和三郎君指的是盧淵的兩個兒子。
他們此時正規規矩矩地跪坐在范氏的身邊,一副乖巧懂事的模樣。
好玩、頑皮是孩子的天性,能在這個時候還坐的住的,不是懦弱無能就是裝模作樣。
夏侯虞在心裡腹誹著,知道自己這是在遷怒,盧家二郎君和三郎君長大之後雖然不像盧家長子那樣出采,卻也沒有聽說犯過什麼事。
她正想著,就看見盧淮站起來朝她和夏侯有道走來。
夏侯虞立刻心生警覺。
前世,盧淮就是這麼突兀的走了過來,結果她正在和崔氏說著話,壓根沒注意。知道盧淮的來意時,夏侯有道已經開始大聲的喝斥盧淮,以至於夏侯虞每每想起這件事,都懷疑這是盧淵的計策,盧淮不是真心要讓弘農和他的長子冥婚,而是為了讓他們那個侄女能嫁給她的阿弟。
她支肘坐在案幾前,看似隨意地朝著座下那些貴婦舉杯示好,心神卻全放在離她有十來步距離的夏侯有道那邊。
盧淮如前世般端著酒杯走到了夏侯有道的面前,微微躬身,狀似恭敬地行了個禮,然後說起了他長子的事:「……小小的一團,不知道有多可愛。可我這個做父親的卻沒有盡到責任。如今想起,都悲痛難忍,夜不能寐,想為他定門好親事。弘農公主出身顯赫,與我兒年齡相當,臣請陛下開恩,讓小兒能尚弘農公主。」
「你!」夏侯有道氣得渾身發抖,揚起手中的玉如意就要朝盧淮砸過去。
聽到他們對話大臣一時間都沒有反應,而沒有聽清楚他們對話的大臣都不明所以,眾人望著盧淮和夏侯有道,看上去就像是盧淮一句話惹怒了夏侯有道,夏侯有道孩子氣的暴跳如雷,沒有君主的沉穩不說,也沒有君主的寬厚。
難怪前世她家阿弟沒能得到臣子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