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洛給的解決方法其實很簡單。
天津海關稅收和鹽稅還是歸他所有,這點不可能退讓,每年近1億大洋的收入能讓葉氏投資在流動資金上更有餘力,且海關和鹽署還意味著官場權力和進出口貿易的權限,掌握了這兩個地方,等於間接掌握了北方諸多城市的經濟命脈,未來若和校長他們鬧翻,這就是一個不錯的籌碼。
但這兩塊名義上的管轄者將改為校長,實際管理者為張漢卿,yb銀行只是代理商,不參與到裡面的權力爭奪中。
鹽署和海關以前一直被洋人和滿清遺老掌控,即便閻錫山當權時期,天津海關依舊掌握在英國人手中,現在若是能在名義上歸屬金陵國民政府,無疑能讓校長的威望更進一步。
而作為實際的管理者,張漢卿能真正掌握其帶來的權力利益,也不吃虧。
為了彌補張漢卿,葉洛給他提了一個撈錢的好辦法——
將控制天津工業的諸多公司徹底重組。
如今的天津工業大部分都是官僚資本,比如大名鼎鼎的久大精鹽公司,為了打破鹽政舊制的限制,直接拉攏楊度入股,因此獲得了袁大頭特批的銷售權,成了北方知名的鹽行,享受著精鹽生意的龐大利潤。
為了將北方的精鹽銷售到南方,久大精鹽公司又陸續吸引蔡鍔、黎元洪、曹錕、曹銳等人入股,把一個民辦企業硬生生經營成軍閥根據地。
結果呢,每一次打仗,公司的管理層就換一批。
比如第二次直奉戰役結束後,北洋當局就大力查抄久大精鹽公司,不但將曹錕等人名下的股分全部沒收,還把公司董事長也逮捕了,久大精鹽公司上繳八十萬大洋的罰款後,北洋當局才放人。
那些軍閥魚肉百姓,為了一己私慾作惡多端,就算打仗輸了,下野了,還能出國旅遊或者在天津城當寓公,繼續逍遙快活,有些人甚至都沒出一分錢就拿到了大公司的股份,坐享其成。
有這種軍閥官僚介入到商界,商人賺不到錢,工人拿不到工資,公司沒有利潤,商界很快就一塌糊塗了。
葉洛這招堪稱釜底抽薪,簡直就是把人的祖墳都給撅了。
要不是清楚這批人再無翻身之日,而且自己也已足夠強大,不懼他們翻臉,葉洛還真不敢明目張胆給張漢卿提這種建議。
張漢卿和于鳳至討論一番後,欣然同意,立即囑咐臧啟芳開始整頓天津工業,將那些貪官污吏一網打盡。
至於北平就不用多說,有張漢卿本人坐鎮,他就算想睡在故宮,也沒人敢說什麼。
很快,臧啟芳整頓天津工業的事就傳開了,幕後的支持者自然是張漢卿,而出謀劃策的人竟然是葉洛!
這讓那群居住在天津城的寓公們忿忿不平,一個個嚷嚷著終於看清了葉洛的可惡嘴臉,他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資本家,吸血鬼!
此時大局已定,這些人的牢騷沒用,甚至都沒報紙雜誌願意為他們發聲——葉氏報業在校長的默許下,已經慢慢滲透到了北方。
沒有參與到這次中原大戰,還算安分守己的一些寓公是聲討葉洛的主力軍,其中包括孫傳芳、曹錕等人,他們一有機會就破口大罵葉洛,還說他當初坑了他們的錢搞生意,現在賺錢卻不願意分紅等等。
葉洛這個建議等於是毀掉了民國商界一直以來的潛規則,讓商人們好好出了口氣,也帶來了一種新可能。
在此之前,民國工商業根本和官僚資本脫不了關係。
你想在國內開公司、建工廠,規模沒做大以前還比較安全,可一旦成為日進斗金的大型企業,又沒有官方背景保護,就是任人宰割的魚肉。
可惜葉洛一句話就讓勞工總會分家,然後他接手家族產業,直接把那些亂七八糟的股東清理乾淨,不給軍閥和官僚們機會。
但其他大型公司就沒那麼好運了,誰不是被各
第564章 你的就是我的,我的還是我的